《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稿东兴市马路镇中心小学——李潭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一)课文内容:《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同学们能理解他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品读关于范仲淹的名言名句,学习他“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二、说教法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1)分享收集资料,走近范仲淹。(2)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三、说学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堂课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谈自己的理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之前,首先全班先谈谈自己的理想,再让生猜猜范仲淹的理想,生想了解范仲淹理想而去深入学习课文,从而产生想更多地了解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经历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他的启发,让生明白要刻苦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二)课始回顾复习,为细读课文,感悟体会做好铺垫。让学生复习生字,还复习一个问题,问题是课文讲了范仲淹的哪几个小故事四个小故事既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又是体现范仲淹精神的重点篇章。回顾复习是为细读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准备。(三)自主探究,品读感悟,感受其精神。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感受范仲淹的精神。教学时,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对比读并引导生在对比中明白哪句话更体现范仲淹刻苦学习?第二步全班分四小组讨论,最后交流一下四个小故事中分别有哪些句子能体现范仲淹刻苦学习的?交流环节采用“以学定教、随机点拨、趁势朗读”的教学方式。第一个小组汇报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学生说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只身”“废寝忘食”等突出范仲淹的刻苦学习,我引导他们在感受的同时发挥想象,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这么艰难,但是最后他还是能坚持刻苦学习,有感情朗读重点语句,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第二组的汇报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我播放了“划粥割齑”的相关视频让生更明白故事的经过,生再结合课文寻找重点语句、词语进行理解,并且就“凌晨鸡鸣即起”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第三小组汇报第三个故事“拒绝佳肴”,就好友与范仲淹的对话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难却,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肴;但食品已变质,范仲淹却一口也没吃,第三次体会范仲淹的刻苦学习。第四小组汇报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生找出这里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他的刻苦,当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为什么不为所动。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