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学习的感想全州县才湾镇天湖小学秦姣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鼓励加表扬,而是从内心对孩子尊重、欣赏、从中激发出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和自觉性。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它孩子作盲目的比较……很荣幸我能够有机会听曾桂安校长的《成就孩子一生的赏识教育》讲座,让我从中懂得了所谓的“真爱”的真正含义,真爱是正能量。同理、激励、肯定鼓励、赏识、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温馨提醒都是付出爱。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将教学工作理解为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维持和保证师生之间不可或缺的心灵沟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受到学生尊重的教师,才是最成功的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应多多采用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进步。日常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多数是性格迥异、基础参差、期望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多给学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机会。教师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往往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扬。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犹若清晨的一缕曙光,足以照亮学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言语,就能使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重新恢复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劝导,就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雾,远离误区。这就是正能量的威力。在一次的自习课中,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监督学生写作业时,有个男生完成的快就一味的跟旁边的同学炫耀说简单得很,我很生气,就大声地训斥他这钟行为,那样做的无知,训过后我发现,他写作业稀稀拉拉的,一了解才知道他变回以前那样直接不写作业了,而他就是因为自习课的一个错被老师批评,所以觉得干脆不写了,觉得积极完成作业没有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听了曾校长的赏识教育课后,我意识到我太性急了,犯了教育中的严重误区,向来我们都误以为种下负能量会收成正能量—种下长豆会长西瓜,结果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造成了给孩子的一种负能量,正如朗达拜恩《力量》中:大骂、讽刺、羞辱、责备、抱怨、唠叨、挑剔、批评压制、恐吓都不是付出爱。而我就犯了批评压制的错误。他能改掉以前不写作业的毛病已经是很积极了,我真不应该这么凶的批评他。如果我能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我先在班上大大表扬了他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班上的同学向他学习,并请他多多协助其他同学把作业完成;日后自习课时,一个劲儿地夸完成得很快,哪怕写得不是很好,我也说比以前好十倍,如果能再写工整些就更棒了。他肯定会渐渐的自信起来了,对学习越来越积极。而且他也会改变观念越来越喜欢我的课的。当训斥批评没有效果时,不妨换个心态,用赏识对待学生,我们应当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说,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及时肯定和倡导,从而促成其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认可学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始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避免使其产生任何消极逃避的思想。因为学习成效是树立学生持之以恒信心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教师鼓舞、激励的语言,像魔棒一样,能使疑虑变得坚定、恐惧变得平静、犹豫变得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心理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落后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常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