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方说小朋友在打扑克时快算二十四、数学填框游戏,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现实生活中,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和买卖股票等等都与数学有关。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更是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具有国际通用性。一个对生活有计划的人,都会对一天的事情进行一下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干哪些事情,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便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是对这一天进行的小结,小结也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在一年要结束的时候,商人在谈论中说我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怎么样;农民也在谈论这一年中收入多少粮食;工人也在谈论在这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相当,有多少存款;军人谈论这一年中训练成绩如何,提高了多少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是对一位教师一年来辛苦工作的衡量标准;单位也在做这样那样的总结。一年的结束是这样的,下一年的开始同样也要有一个预算;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阶段人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等,都在用数学的方法对他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空间、人员、事务等等上做一定的运算后,得出一个直观的数字标示量,作为一个目标、结论、预算、程度等等。再用放大镜去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蜜蜂营造的蜂房,它的表面就是由奇妙的数学图形——正六边形构成的,这种蜂房消耗最少的材料和时间;城市里的下水道盖都有是圆形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人行道上,常见到这样的图案,它们分别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的地砖铺成的,这样形状的地砖能铺成平整无孔隙的地面。这里面竟有一个节约的数学道理在里面呢!再比如,100户人家要安装电话,事实上并不需要100条电话线路,只要允许有一些时间占线,就能大大节约安装成本,这正体现了数理统计的作用。可见,生活与数学是分不开的,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再比如一些细小的数学知识,小到人们丝毫察觉不到:为什么平年的二月只有28天?答:“年、月、日”的计算方法是由古代罗马教皇儒喀·恺撒创立的。他在修改太阳历时规定每年有12个月,单月31日,双月30日。这样一年有366日,要比一年应有的365日多一日,因此必须从哪一个月里扣去一日才合适。当时判处死刑的犯人都是在二月份执行处死,人们认为二月份是不吉利的月份,就从二月份中减去了一日,这样,二月只有29日了。后来,恺撒的儿子奥古斯都做了皇帝,他发现自己出生的八月份只有30日,是小月,于是他就又从二月份中减去一日加在八月中,八月变成了有31天的大月,往后的次序也相应改变,九月、十一月改为30天;十月、十二月改为31天,这样二月就只有28天了。这样的变化一直延续至今。实际上,人们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1年)。为了方便人们把1年定为365天,这样,每过4年就多出将近1天(5小时48分46秒×4≈24小时)来,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份里,这一年就成了闰年,有366天。数学是深不可测的,但也是触手可及的。我们不可忽视生活中的数学,要重视它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它;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数学问题,我们要一步步的接近它,最终了解它,克服它。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除了把数学知识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