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新平二小罗云华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我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去体育场,对跑道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现象有一定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去思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看短片:(1)2007年日本大阪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2)2007年日本大阪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师:看了这两段比赛短片,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究呢?(组织学生交流)生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生2: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以往所学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一)观察,明确差距:(出示完整跑道图)师:观察这个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生:不相等。师:差别在哪里昵?生:差别在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的弯道路线长,内圈的弯道路线短。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比较长。师:所以,比赛的时候,为了公平,外圈的起跑线位置应该靠前一些,保证每个运动员都跑完相同的距离。(二)分析,确定思路:1.小组交流:观察上图,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汇报:每一条跑道都是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的。师: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生:指每一条直道都是85.96米。师:既然每一条直道都是85.96米,也就是说,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我们暂时将直道拿走,可以吗?(课件演示: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师: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什么?生:合起来是一个圆。(课件演示:每条跑道左右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动画。)师:现在每一圈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什么呢?生: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板书: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圆周长)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汇报小结:⑴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⑵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三)计算,得出结论。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生:直径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12345678直径(m)72.675.1周长(m)228.08235.93全条(m)400407.85相差(m)方法二:75.1×3.14-72.6×3.14=7.85(m)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