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提问:开元盛世是指哪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是他统治的前期还是后期?开元盛世唐朝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唐朝农业技术进步表现在:使用了哪两种农具?第四课,课前预习题目1、“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2、“在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诞创立的?”3、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4、科举制度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和对外国有什么影响?想一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一种什么现象?今天我们去了解:1、科举制是如何诞生的?2、科举制又是如何完善的?3、其影响如何。自学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2、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和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度有没有消极影响?1,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2,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3,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分科考试。科举制创立的背景11、隋文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开始分科考试一、科举制的诞生一、科举制的诞生22、、隋炀帝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正式诞生二、科举制的完善:二、科举制的完善:哪几位皇帝是完善科哪几位皇帝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举制度的关键人物?他们使科举制度得到了他们使科举制度得到了怎样的完善?怎样的完善?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应试者众多,录取率极低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唐太宗唐太宗现存的唯一一张状元卷现存的唯一一张状元卷2、关键人物2、关键人物武则天武则天开创殿试创设武举应试者多至万人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举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二、科举制的完善二、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严格考试武则天:开设殿试,创设武举唐玄宗:主考诗赋,亲自面试看图:了解一个古代读书人的经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捷报举子看榜做官苦读赶考应考试卷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春风得意马蹄急,一夜看尽长安花。——孟郊三、科举制的影响三、科举制的影响2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1、改善了用人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3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44、对世界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三、科举制的影响三、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和对外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教材P19的相关内容思考: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谁?思考问题:科举制度是不是就是非常完美的制度呢?其发展后期,有没有弊端?你能够说说这样的故事吗?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儒林外史》中,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待到晚年一中了举,有人送银子,有人送房子,有人送丫鬟,有人送衣服。就连平日恶语相对的岳丈胡屠户,也送来了猪肉和几千钱。而范进听说自己中举后,竟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