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知识梳理】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________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________、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②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___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2)提出:周恩来于1953年12月在会见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________、平等互惠、和平共处。(4)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①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________问题。②特点:新中国首次以________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③成果: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④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________。③特点: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④成果:周恩来提出“________”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⑤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互动探究】1.完成表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方针含义意义2.完成表格: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外交成就内容影响3.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另起炉灶D.一边倒2.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含义是指A.只与周边相邻国家确立外交关系B.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一切围绕苏联开展外交D.坚决打倒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帝国主义3.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指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4.第一个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被中国称为“同志和堂兄”的国家是A.印度B.英国C.苏联D.瑞典5.看到右图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同学们作出了下列的图解,正确的是A.这次会谈中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会谈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C.会谈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思想D.会谈最大成果是宣布中印建交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亚非会议C.雅尔塔会议D.日内瓦会议7.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针对A.亚非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亚非各国宗教信仰的不同C.亚非国家存在严重边界冲突D.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二、非选择题8.(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三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者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遵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