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课题:《呼兰河传》授课人:汤恒月学校:巢湖板桥学校授课时间:2016年4月6日呼兰河传萧红教材分析: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园子中快乐、自由的生活,以及祖父对作者深深的爱。3.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产生阅读她的其他作品的愿望。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在园子中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与作者之间浓浓的亲情。教学难点: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习过程:板书:呼兰河传一、复习导入二、精读感悟(一)感受“我”的快乐1.在这个美丽的园子里,我和祖父做了些什么事呢?(检查预习)(学生讨论交流)重点抓住以下几点趣事: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2.作者写这些趣事的时候,部分语言有点特别,你们发现了吗?(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铲地。祖父浇菜,我就浇菜。祖父劳动,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我就(瞎闹)。指导学生分组读,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3.请你读一读第3-2小节,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1)第4小节: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一会出我的淘气、快乐。(2)第5小节: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体会我的淘气。(3)第13小节:“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①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扬”和“喊”中体会到我的快乐。②谁来读?谁想带着动作读?指名读。小结:这是一个天真快乐的小姑娘,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二)感受祖父的爱快速浏览课文5-13小节,思考:1.这种自由、快乐是谁带给我的啊?(祖父)2.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呢?你又是从哪儿读出的?3.交流讨论:(1)我闯祸了,祖父不骂,反而笑——反映出祖父的慈爱、宽容(2)祖父教我认谷子——反映出祖父的耐心4.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小结:祖父是那样的慈爱、那样的宽容,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三)感受园子里的自由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所以一切的事物都是自由的,自由阅读第15小节。1.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2.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一切”指的是哪些事物呢?3.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1)这些句子有些特别,有谁知道特别在哪里吗?拟人句,把花、鸟、虫子当做人来写。(2)写出了自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4.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1)这段话也很特别,你们注意到了吗?(多次出现“愿意……就……”)(2)是啊!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地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地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