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三津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计划为有效提升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决定实施本培训,为保障各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计划。一、培训目标1.明确信息技术学习重点。通过参训前的诊断测评和培训后的发展性测评,帮助参训教师真实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2.掌握信息技术工具使用。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参训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和更高程序的信息化工具,使得教师工作事半功倍。3.立足教学提升应用能力。通过成果研磨,引导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领域)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做中学,制作自己的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案(课)例和微课,在此过程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参与研修促进专业发展。在项目组专家及市区名师和教研员的带领下,通过网络研修和实践测评,促使参训学员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二、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组长:黄丽芬(制定校本研修计划、统筹安排工作)副组长:罗燕萍(负责培训、指导语文科教师进行研修及考核)李俐(负责培训、指导数学及综合科教师进行研修及考核)组员:张贵平雷丽媛(负责语文教师的研修检查、上报简报工作、收集电子档案)彭翠李秋蓉(负责数学及综合科教师的研修检查、上报简报工作、收集电子档案)三、培训对象本校在职在编教师共21人。四、培训研修内容具体时间安排培训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学时的网络研修,从2016年9月15日开始至2016年11月15日结束,共2个月。第二阶段为线下研修和实践测评活动,从2016年11月16日开始至2017年1月15日结束,共2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一)50学时的网络研修内容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主题感受技术魅力运用技术工具应用技术工具应用技术工具借力混合研提升综合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评价修优化个人教学时间9月15日-9月26日9月27日-10月9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21日-11月1日11月2日-11月15日研修课程课程导学、技术素养及平台操作指南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简易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类课程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交互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网络移动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二)线下校本研修活动及实践测评活动2016年11月16日—2017年1月15日,2个月阶段设计阶段说明混合研修活动研修课程网络研修(学员)校本研修(校管理员组织)区域研修(学科助学导师)第一阶段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9月15日-9月26日)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研修安排等,制定一份研修的个人计划。课程导学、技术素养及平台操作指南1.学习网络课程75分钟2.撰写1份个人年度研修计划作业1:请根据诊断测评结果,结合本校信息技术环境条件、教学进度和项目安排,确定将执教的一节课,制定研修计划。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1.组织学校参训教师学习培训方案,学习平台操作2.督促分校学员参训率3.跟据本校情况,制定校本研修计划。1.了解本坊学员所选重难点研修主题2.以简报形式提交一本坊研修计划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设计(9月27日-10月9日)选择一课或知识点,完成一份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并附相应的教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1.学习网络课程180分钟2.提交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课件作业2:在作业1的基础上,跟据上阶段制定的研修计划,围绕即将执教的一节课:2-1中小学教师撰写教学设计,2-2幼儿园教师撰写活动设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1.组织开展本坊线上研讨活动1个,促进校际间的交流2.点评推荐本坊学员优秀作品3.指导学员线上研修学课件。计,重点说明将如何应用PPT投影、交互电子白板或网络移动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