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的教学与反思案例: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教学内容:书第2~5页。三、教学准备:课件、10以内的数字卡片。四、教学过程:1、口头数数:师:小朋友们会从1数到10吗?同桌互相数数。2、看图数数:(演示课件)1)激发观察兴趣。师: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这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图里有些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谁来说一说?还有什么?学生举手回答。2)数出图中事物或人的数量。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a、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或人。师:有几面国旗?有几位老师?学生口答。1面国旗、1位老师用数字“1”表示。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1栋教学楼等)b、数出数量是2~10的事物或人。(教学方法仿照a进行)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师:请数给大家看?小朋友们,对吗?C、认读1~10各数。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读数。3)数教室里的实物。师:有几扇门?有几扇窗?几盏灯?几把风扇?学生回答。3、小结:今天学了看图数数,认1~10的数、读1~10的数。请小朋友们回家数数家里或其它地方的东西或人。反思:用小学校园开学情景来教学,贴近了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幼儿园环境与小学教学环境来了一个良好衔接,帮助一年级新生能顺利过度到小学阶段的学习,降低他们适应新环境和小学不同学习方式和方法转变的难度。在幼儿园认数、数数的基础上,重温旧知,能初步了解学生原有学习状况,方便新知识的教学。看图数数时,加强逐个按顺序点数的数数方法,渗透可以用数字1~10表示不同数量的事物或人,不同数量的事物或人可以用数字1~10表示的数学理念;到认数时,能较好地脱离实物,加强表象认识,准确认识1~10的数字;通过朗读、书写等加强了对1~10的数字的认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用1~10数数,让学生感知数学在生活的实际价值。同时,加深了对书本知识1~10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但在教学中,在场景图事物或人的看图顺序方面的指导力度不够,需要在今后加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观察事物或人的方法指导。罗来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