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巨化参观心得-------巨化参观心得体会2013年8月12日-13日安全员专业能力提升学习小组一行赴衢州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氟化厂与电化厂参观学习。在这有限的两天内,我们主要参观了两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听取了所到企业领导的关于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现场5s的经验介绍,我们不仅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我们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通过观察学习我们的的确确开阔了眼界,他们的许多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借鉴。其井然有序的安全标识目视管理、现场布局虽与其产品特性、人员配置有关,但通过对比心中犹然感到我们与老牌国企在安全、现场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差距。下面结合车间安全管理的实践,谈一些个人的肤浅体会。表面上看起来是他们的员工无论在学历、培训等都相对普遍较高,而且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纯粹人工操作的工艺少之又少,整体系统运转起来也相对容易,不可否认的是其背后有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在支撑,并且执行力度强,直接与部门领导绩效挂钩,安全考核做到及时、有效,无论你是何种职务。我们车间是一个以人工搬运、投加为主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车间,员工从事的大都是苦、脏、累工作,在生产一线,完成物料的搬、投、放等动作目前主要依靠外来员工来完成,而一线员工由于他们接受安全生产教育的机会较少,许多人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作业过程中“三违”现象经常出现,管严了增加对立情绪或者干脆走人不愿干;如果睁一眼、闭一眼那是对员工、对公司不负责任,也许今天不出事,但很有可能在明天、后天就要出事,这样的代价太大。安全生产“严是爱,松是害”,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要真正做到又似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近几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及其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严”字当头。日常考核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听到有违章员工对所受处罚不满,也不止一次地对有些违章现象未按章处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安全生产重视程第1页共26页度和认识程度远远不够,我们要的是安全生产过程必须从严,重点把关各类安全隐患的整改与落实,把关口前移,而不单单是出了事故处罚从严。一个企业、一个车间,如果对待安全生产能够从法律的高度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在必要的物质基础上满足对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加上平时能够保持严格的管理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样坚持数年,在全体员工中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那么,对违章行为处罚时的“不满”情绪自然就没有市场,安全管理员在严格执法时阻力也必然大大减小。因此只有统一思想从严管理,才会有规章制度上的严格、工作作风上的严谨,而这一切也是我们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第二篇:走进巨化融入衢州走进巨化融入衢州融入衢州:老国企翻开新篇章——“走进巨化融入衢州”系列报道(一)《衢州日报》编者按。巨化是我市化工产业的摇篮,奠定了衢州基础化工在全国的地位。近年来,我市以巨化为依托,初步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氟硅产业集群。作为老国企,处于发展关键转折期的巨化,正以开放的姿态加快融入衢州,努力在衢州巨化一体化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走出发展困境,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以巨化为龙头的高新园区共同发展,成为衢州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报今起推出“走进巨化融入衢州”系列文章,敬请关注。两次“对接”牵手,对接。衢州和巨化,一方是地方经济,一方是省属国有大企业,为着发展这个主题,双方的手曾两次牵到了一起。上世纪90年代,衢州巨化有过一次高调的对接。衢州欲借助巨化资金上的雄厚实力,进行地方经济投资建设,是此次对接的主要出发点。这次对接的标志,则是巨化收购了衢州制药厂,成立“巨泰药业”。这起被寄予厚望的企业收购案,因体制等方面原因,终成一个双方对接失败的标本。有过此次对接失败经历,市里逐渐认识到巨化最重要的优第2页共26页势不是资金,而是几十年积淀的产业基础。本世纪初,衢州再次将对接巨化提上重要议程。这次对接,把关注点放在利用巨化的产业配套上,特别是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基础化工及产业人才等优势,其直接产物是成功引进了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