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宏观方面明确了选任干部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引发热议。选拔任用好干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干部任用条例》的修订,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经验做法,着眼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党管干部原则得到更好的坚持,将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把关定向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此次修订,吸收了最新的实践成果,让人眼前一亮。政治标准是第一标准。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将落马的贪腐官员事例放在一起,不难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即大多数落马官员都是政治素养有问题的“两面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政治标准就是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因此,“选拔任用领导党政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是此次修订《干部任用条例》最为鲜明的特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是重要要求。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精准科学用人的关键是根据事业需要,把最合适的人选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加强对干部日常的考察,对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把功夫下在平时”、“考察工作时间之外道德品行的表现”、“了解考察对象生活圈、社交圈情况”等。通过精准科学用人,能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勇于担当作为是必备条件。《干部任用条例》强调“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第1页共4页“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在考察环节,将“敢于担当”纳入作风考察之中。足以说明,一个干事创业的时代已经来临,今天的中国,干事创业正逢其时,干事创业机遇来临,此时不搏何时搏。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状态,清正廉洁的品德操守,敢于担当作为的高昂姿态,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才能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才能成为人民的好干部。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要体现在干部选拔和任用上。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根据近年来干部工作形势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对以前的《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修订。《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办法及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内容。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以优秀领导干部为榜样,不断鼓励自己前进。通过学习,笔者深刻认识到,《条例》既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也是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基本依据。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条例》第九章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应当科学规范测试、测评,突出岗位特点,突出实绩竞争,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防止简单以分数取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有利于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和使用干部,拓宽识人选人视野,促进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批千部凭自身能力和本事,走上了合适的领导岗位,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封闭式、神秘化的操作方式为“在多数人中选人”和“由多数人选人”的“阳光”作第2页共4页业方式,把整个干部选任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熬官者”的梦,阻断了“跑官者”的路,封闭了“买官者”的门,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有利于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