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双选会感想作为一个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三学生,曾在就业与考研之间犹豫了很久,虽然现在决定了考研,但对于就业问题迟早是要考虑的。所以上周六(3.23)参加了我校的校园双选会。周六十点半来到了双选会的现场,虽然已经过了高峰期但是楼里依旧人山人海。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在大二的时候曾经抱着好奇的心里去看了一次,上次和这次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去年的双选会自己只是从一楼到四楼大概的匆匆的看了一遍,并没有从自身条件与工作要求方面去认真考虑。我还记得那天走到五楼后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是想着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在心中有着些许的不安,不知道大四的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然而这次则不同,虽然只过去了一年,但这一年也让我离就业更近了一步。周六上午那好了笔和本子来到了招聘现场,从一楼到四楼一个一个去认真的看着、询问着、记录着,去比较工作单位的要求与待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希望从中挑选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此次双选会的工作单位大多数是省内的而且教育培训机构很多,总体来说岗位很多,但最后筛选下来的比较合适的还是少数。因为我的专业是旅游英语,所以在此次双选会上我选择了旅行社、酒店、游轮和英语教师作为重点方向。从此次招聘会大多数的岗位要求方面我做了如下总结:1.酒店、游轮对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较看重,注重实际应用;2.旅行社对于经验比较看重;3.教育机构的培训教师对于师范专业和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四级、专业八级)及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比较看重;为与工作岗位要求进行匹配我对自己的个人条件进行了如下分析:1.外在条件:2.英语水平:3.性格:第1页共7页4.专业能力。通过比较我觉得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是旅行社和培训机构教师。最后通过这次双选会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个人形象。由于性格原因我对自己的外在衣着一直不是很在意,一般都是以舒适为主,但在招聘会现场看着大四的学哥学姐们在应聘过程中都穿着正式得体,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提醒。当走上社会,走入工作岗位后,需要一个职业的衣着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而且正式的衣着也代表着对招聘公司的尊重。第二,要加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在众多的岗位中能够我觉得自己的专业还是比较好找到工作的。但是自己的能力还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水平。就英语而言,许多公司都要求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可是我所掌握的是不够的,就这一点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去练习。第三,虽然我们现在有学专业知识,可是他们都是理论上的,需要在日后实习的过程中努力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第四,要放低自己的要求,虽然自己是大学生,但毕竟没有社会经验,而且能力不够。我觉得在没有足够资本之前要尽量的放低身价,不要过分的高估自己,要虚心学习。虽然这次的双选会我不是主角,但我相信有了这次的准备,经过明年的锻炼与积累,下届当属于自己的机会到来是我会更加有信心。第二篇。双选会感想或许是太年轻,或许是还没有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一张张纯朴的面孔上洋溢着年轻人所特有的活力与朝气。但在双选会的会场上我们看到的是服饰与神情都比平时多了一份成熟而少了学生气的他们,看到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奔波忙碌时,我想一年后的自己将会是什么样子呢。是跃跃欲试,还是焦虑不安。是成竹在胸,还是忧郁徘徊。双选会,使我真正了解就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2011年11月19日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xx大学体育馆前如期举行,我去看来招聘会,原因仅是因为去感受一下第2页共7页那是的气氛和现在工作岗位的需求程度,但是我发现,会展的那种紧张气氛仍然深刻的影响了我,可以说感触很深吧。也许对于离毕业找工作还有一年的我并没有什么资本来谈论双选会与就业,只是作为一种心得与大家共享吧。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宗旨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对于x大各院系总体来说,本次双选会共有180多家用人单位的代表,大部分单位招聘的是理工类与营销策划类的学生,只有少数单位招一些文科类学生,专业需求的冷热甚是不均,会上还有来自经贸、南职、机电等其他一些外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