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天子》有感《少年天子》是一部有魅力的小说,看了这部小说让我感触多。《少年天子》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讲述的是顺治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阻挠,政治风云迭起以及顺治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落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但刚刚入关的满族并不能脱离原来民族的一些野蛮的习惯,与顺治帝的一系列改革产生矛盾,最后导致济度亲王的政变,政变未果,顺治帝后染上天花命归黄泉。庄太后扶持玄烨继位使其成为康熙大帝,为大清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顺治能书会画,多情善感,醉心追求符合意愿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但皇帝的爱情和婚姻牵连着宫廷权力的争夺,顺治在这方面的举措也引起了爱与恨、生与死的尖锐矛盾。终其二十三、四岁的一生,顺治在政治上的失败和爱情上的破灭,反映了深刻的性格悲剧和历史悲剧。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的主线是顺治想满汉一统地治理国家,而凌力也被盛赞为女作家里很大气的写历史制度很好的一位作家。在政治上,面对一系列矛盾,顺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一年顺天乡试考官受贿,使一些汉官被捕入狱,七人正法。于是乎法网越拉越大。各地应参加复试的新举人,像囚徒一样,被府县衙门拘捕,汉官士子震恐万分;惶惶不可终日,这一科场大狱不知什么时候了结。顺治为巩固大清江山改变满族的文化素养,安抚汉官士子。豁达宽容不牵连朝廷内的汉官,反而送给王熙父子一卷亲自所绘的图画,平息了这场风波。同时,顺治为了使军民百姓能平安生活,停止了圈地法令,使流离失所的汉民回到了第1页共5页家园。除此之外,顺治大批任用有才华的汉官,效法明制设六院。这样大大削减了满贵族官员的势力。一时间朝廷内沸沸扬扬,每日满族王公大臣进见劝诫皇上不要效法明制。顺治为了巩固大清江山果断地实行了这一措施。入关后的清朝并没有四疆平和,郑成功在南方高举义旗攻破三十余县州,朝廷的汉官也有些蠢蠢欲动。福临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触怒了满族王公大臣,他们认为福临败坏祖业要废掉他。以简亲王济度为首要在福临狩猎时废掉他,福临知道此事后,政变未果,虽然政变没成功,福临却已经心灰意冷了,他没有心思再治理这个国家,加上他偶感风寒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出家愿望,终于落了发成了一位无发的皇帝。大清的江山已经基本稳固,郑成功也失败了。福临像一只上满弦的弓突然弦松了一样,染上天花一病不起。面对明清鼎盛之际的混乱局面,顺治吸取元明两朝亡国的教训,克服重重阻力,抛弃本民族的落后传统,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为康熙盛世奠定了基础。他本人则遍体鳞伤,在政治矛盾和宫廷矛盾的漩涡之中苦苦挣扎,最终以失败收场。一个励精图治充满活力的英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逃避现实的出家僧侣。他24岁夭折,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生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叹息。文中的顺治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也是小说另外一条线索。当初顺治入关后,由于多年的操劳,母亲庄太后身体有所不适。顺治帝的弟妇襄亲王妃进宫伺候,顺治帝与其一见钟情,双方都为对方的文采风度所倾倒,但这种感情只能埋在心中。乌云珠美丽端庄,温柔识大体,深得庄太后喜爱,太后认其为义女。为庄太后在宫内办圣寿节时,顺治帝福临向往乌云珠,想借寿宴之机接近她。于是开宴后他与乌云珠进行了试探性长谈,庄太后完全明了儿子的心思,她没有阻止。但在福临与乌云珠终于冲破束缚私自结合后,庄太后身为皇太后要维护满洲内部的团结;身为母亲她不愿儿子承受失德的罪名终于阻止他们的来往,致使福临重病不起,最后庄太后终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成全了乌云珠与福临的爱情。襄亲王病死后,顺治马上册封乌云珠为贤妃,后又晋为皇贵妃入主承乾宫。乌云珠入宫后,官内的矛盾给她很大压力,历经种种后,第2页共5页乌云珠终于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