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招生工作中的经验体会2015年民办学校招生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会我们都知道,在目前的形式下,保障生源对于民办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尤为关键,作为新世纪书院的一员,就得有所担当,就得有责任感,就得有使命感,使我们的大家庭越来越兴旺发达,入校十三年来,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这三尺讲台,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学校当做家,而早已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学校兴衰,情系每一位家庭成员,招生工作遭遇瓶颈,我自首当其冲,作为己任全力以赴。就说今年上半年吧,为了招生工作,我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单枪匹马,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骄阳烈火,几乎跑遍了**的每一个县镇乡村,首先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家长当作我们学校的上帝。根据收集掌握的信息,挨家挨户寻访、说服,先做通学生本人的思想工作,再和家长摆道理,和他们拉家常谈心,了解家庭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克服目前暂时的困难,为孩子着想,从家庭的现状谈到将来,从努力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讲到前程,从眼下看到长远。再描绘我们学校的优美环境,学习生活的优越条件,同时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包括实例介绍同学的毕业就业去向,要通过学习改变生存现状,改变自己的命运,展望今昔不同的理想境遇,根据情况,尽可能组织召开新生家庭会议,扭转家人的陈旧思想、旧观念,特别是对女孩的固有偏见,取得全家上下的共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使他们一个个改变本已决然放弃求学的决定,燃起继续就学的欲望。特别是在一些新生家里,看到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老的老小的小,家中的电器就是一台淘汰的黑白电视机,吃饭没菜,仅有醋调和(huo)、酸菜汤;唯一的劳力在外地打工,就指望这位同学把家给顶起来呢,但这位同学渴望上学,看着他乞求的目光,面对这种情况更让我感到责任所在,我不惜通过打长途电话,一遍又一遍的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阐明知识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和孩子的切身利益、前途命运,说(shui)服第1页共2页他的父亲寄回钱来助孩子继续求学。就这样,苦口婆心,推心置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一家一户,使一个又一个新生加入到我们的大家庭来。当然,在招生过程中的辛苦,只有自己品味,自己开车一路疲惫,有时该吃饭时吃不上饭,前不搭村后不搭店,好在能啃一块预先准备的方便面,喝一瓶矿泉水,一顿饭就算解决了;有时该睡觉时还没地方,随便找个小旅馆将就一晚,或者干脆就在新生家里凑和一宿;每当节假日大家合家喜庆团圆都休息时,我还一个人奔波在乡间的路上,因为这是家访的好时机嘛。有时候,为了一个新生,在一个村蹲了整整一天,就说了整整一天,直到感动了他们全家,同意入学。有时候在一个村呆了两天,一个新生都没招上,来时信心满满,设计了多个预案,回时一无所获,一败涂地,失落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归途;记得上次去**,山庄里小车开不上去,要爬几里地才能到新生家,实际山上初三毕业生就住着这一家,就是一家我也不能落(la)下,就是一名新生我也要争取;也有时候,人家门都不让进,狗把我追的魂都要掉了;还断不了遭人的白眼,断不了受人的嘲讽,往往委屈的泪水,只有自己悄悄地擦去。前段时间量体重,本来苗条的豆芽状身体又整整减肥了3斤。每一次想打退堂鼓时,一想到自己的职责,一想到肩上的重任,就凭这个信念,就凭这个意志咬紧牙关也要挺过去。是的,这项工作很艰辛,既要拼脑力,还要拼体力,但同时令人欣慰的是:从中体现了自我价值,也收获了成就感。家长的认可,新生的入学,这使我对招生工作充满了信心。正因为我在感受新世纪的过程中感到了学部教师的责任,多年来,我为新招来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的是让家长们真正感到:把孩子送到新世纪放心。让孩子在新世纪学习,值。平时跟家长们交流时常反映说,孩子变了。变得懂事了、爱学了、勤快了。每当听到这些,我感到无比喜悦。也增添了招生的勇气。其实最难的就是要把招进来的学生留住并且学好,成为社会的有用、优秀人才、栋梁之才,这是我们办学的宗旨,也是家长的愿望,更是每一位同学学习的目的。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