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说明课题:三角形的中位线单位: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制作:陈家新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教材(人教社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四章第十一节P183—P184制作说明:本课件采用FLASH5.0制作。当今流行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中,我认为使用FLASH和几何画板较好。两种软件制作出来的文件都比较小,便于网上传播和软盘拷贝。几何画板主要通过度量后,经过计算,然后通过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控制动画,便于几何图形变化的精确演示,特别是数形结合的显示,但动画表现效果不强。只要你富于想象,什么样的效果都可以使用FLASH制作出来。若会用FLASH编程则效果更佳,并且具有数据动态显示功能。而其他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一般文件都很大,需要用光盘刻录,不便于网络传输,效果也不一定有FLSAH的好。因此以后使用FLASH制作课件的人会越来越多,FLASH将会成为教师制作课件的必备软件。用FLASH制作课件,不同于制作动画MTV,要求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性,并有一定的技巧。本课件主要充分利用了FLASH的组件(符号)功能,极大地使用了按钮的交互性,影片剪辑的动画性和图形的遮罩效果。整个课件全部采用组件(符号)嵌套方法,运用FLASH动作命令编程,因此在课件运行操作上具有智能化,可随意改变顺序。操作方法:1.本课件的操作控制按钮有三种:①可视显性按钮,②透明隐性按钮,③卡通按钮。2.屏幕左边最上方的按钮是教学环节控制菜单,由前进、后退按钮进行选择。3.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点击图形或文字两方法进入下一步,点击后退按钮可返回到上一步。4.在进行多种方法选择时,可任意点击一项进行显示,它们具有智能化,互不干扰。具体教学内容和操作方法:一.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中位线概念和中位线定理,会用它进行有关的1论证和计算。二.教材重点、难点:1.掌握和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本节课的重点。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发现和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实验、观察、猜想、推导归纳等基本程序,控制学生的创新潜能。四.教学过程:(1.将鼠标移到屏幕中央,当鼠标指针变为手形时开始点击进入多媒体教室,再点击屏幕中央进入课题。点击屏幕下方的卡通图形可返回到上一步。2.点击课题《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开始进行教学。)(一)复习、导入:(A)复习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特例。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B)导入3.从三角形的中线导入新课。4.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5.学生练习:P1801画出△ABC的中线、中位线,并说出它们的区别。6.引导学生区别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点击隐藏在文字(或图形)上的透明按钮可进入下一步,点击后退按钮可返回到上一步。)(二)探索、猜想:(A)探索1.拼图(6种)(可任意选择,没有先后顺序,对于成绩很好的班级六种都可以讲,对于成绩较差的班级可选择前面四种。)2.问题:通过拼图得到的那个闪烁的四边形你知道是什么四边形吗?(可插在拼图过程中提出,不必等到六种拼图讲完后再提出问题,再次点击问题按钮后可关闭提问。)(B)猜想3.提问:根据拼图你能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4.猜想: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25.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要使一个猜想变为定理还需要进行证明。(点击显性按钮可显示该项内容,再点击可使其消失。)(三)证明、应用:(A)证明1.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分析中的六种方法可根据班级的成绩状况任意进行选择,优秀班可讲六种,较差的班级可只讲前四种。点击(思路)按钮可显示相应方法的证题思路。)2.证明过C点作CF∥BA交DE的延长线于F, CF∥BA∴∠A=∠ECF,∠ADE=∠F AE=EC∴△ADE≌△CFE(AAS)∴DE=EF=,AD=CF AD=BD∴BDCF∴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DE∥BC,DE==.因此,我们得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B)应用3.学生练习:P1842、3。4.例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