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时间19世纪60---90年代目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学技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自强求富)军事企业民用企业措施新式海军新式学堂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1895年“公车上书”时间1898年6月戊戌变法经济上学(救亡图存)百日维新主要政治上内容军事上文化上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变法失败。制意义: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进步。准备1894年孙中山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度辛亥革命1911年10有武昌起义过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工共和国宪法性质。意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倡导者陈独秀中心北京大学学思想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新青年》(民主、科学)斗争锋芒孔孟之道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意义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2近代化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