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收获注重学法突出主体提升能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例研究报告武义县武阳中学王东武摘要:本文针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这样才能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学法指导学习方法主体地位语文能力研究背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2008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2008年12月,金华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建立区域推进初中教育“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针对中小学“减负”的重点学段,就推进初中教育“轻负担高质量”问题作了部署。有人说:“轻负担与高质量是一对矛盾,只有延长学习时间,才是学校取得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名师的成长历程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只有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是学校取得高质量的有效途径。“轻负担高质量”看似矛盾,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规范为前提、评价为导向、课堂为重点、师资为关键、管理为保障”的办学理念,这个难题就一定有解。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语文教师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规范课堂教学和管理,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事实证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今年,我县开展了首届“教坛中坚”的评选活动。我校语文科目朱良仙、祝胜伟及王东武老师被评为县首届“教坛中坚”。在此之前,我校曾在中年教师间进行初选活动,我有幸能进入课堂听课,感觉受益颇多,这段时间一直在反省自我教学,不断寻求并力图缩小与名师间的差距。教学分析可以说,同课异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也让听课者受益匪浅。几位教师同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部分),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无穷魅力。现在重点对王东武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本次的课例研究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学习内容,作为名家名篇,历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精读课文中占重要地位。文章描写生动,写景细致,从感性角度而言,学生对此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但理性上缺乏认识,应该从阅读品味与写作的角度加以提升。我觉得王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他没有僵化地照搬教案,而是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实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本节课运用了恰当的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写景叙事的学法指导,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深入文本,品味写作的序、神、情。2能运用动词进行复述,并能辅以神态、心理、语气加以创造性复述。(二)教学重点:词语、修辞的鉴赏品味(三)教学难点:创造性复述(四)教学流程:1.导入课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猜一现代作家。待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教师顺势问学生为什么能得出鲁迅这个谜底,从而引入对作家鲁迅及作品《朝花夕拾》的介绍。(评:猜谜导入法让学生开门见山走近了作家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找出百草园部分的起止段。(2)默读1—8段,以下面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的百草园,因为这里有————————。(评:用发现阅读法学生既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又体验了发现的乐趣,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答案是多姿多彩的。)3.深入文本(1)欣赏百草园的美好风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