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从事活动?这些活动的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两层基本含义:(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主体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性质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教师讲课。3、学生认真学习。6、克隆羊“多利”问世。5、“争论克隆人”4、有2、4、6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基本特征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人自然界、人类社会工具设备过程—物质相互作用过程受规律制约基本要素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2)实践具有能动性人们曾说修建通往西藏的铁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桥、数百公里的冻土区无法支撑铁轨和火车。再说,谁又可能在稍动一下就要找氧气瓶的情况下铺铁轨?但这就是中国迎接的挑战。《卫报》赞誉“这条铁路正是中国的“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个特点?实践时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但另一方面并不是被动适应客观世界,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本没有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想一想”:袁隆平的成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C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3)实践具有社会性他的高产水稻占世界总产量的20%。袁隆平有“当代神农氏”的称号。他研制的水稻是世界第五大贡献。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美国)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3)实践具有历史性对号入座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44《西红柿之谜)。探究:西红柿等食用之迷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西红柿等食用之谜是通过法国画家的实践,即冒险品尝之后得出来的。尝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而陆游的诗句也在向我们表明,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亲身实践(直接经验)学习书本、他人经验(间接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使客观事物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名言警句青藏铁路最突出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境保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实践遇到新问题产生新需要促进认识的发展实践发展提供认识工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有力量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如:古代的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实践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一年发大水,一对石头雕刻的大狮子滚到河里去了。很多年后,寺庙要把那一对石狮子打捞上来。人们在山门附近的河水里打捞,没有找到。在下游找,也没找到。一位看河守堤的老河工说:“在原地方是挖不到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