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初一英语七年级新教材增加了考试对学生口语的考核。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对这种考试形式没多大兴趣,特别是一些平时口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结果期中考试前的一次活动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此次活动情绪高涨,自发组成小组,由科代表排好考试顺序。学生课后认真练习,充分准备,结果活动从容应对,整个口语活动一个班用了一节课时间,秩序井然,表演亦庄亦谐,精彩纷呈,有些学生和平时上课判若两人,超水平发挥。我想除了学生认为这只是活动之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值得我们教师注意——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口语练习活动和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针对这点,我有如下反思:一.转换课堂教学模式:在评价体系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讲解过甚”,“问题过滥”“练习过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不合时宜.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用英语的环境,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和知识背景,给课本的学习材料赋予意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验进步,获得快乐.反思低效率.重负担,书山题海式的教学模式,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快意和满足感,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想法:<1>预备性活动(教师启动)新教材以topic为核心组成一个单元.在预习新课前布置学生一些口头作业,课堂上启发学生就这一课的topic做些简单的口语练习,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检验学生的口头作业情况,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进度的安排。<2>过渡性活动(师生互动)在了解学生之后,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发挥指导监督作用,给予学生较宽松的理解和思维空间,把本课重点形式的结构,规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和某一两个学生演示一段,让学生模仿或采用相互问答,游戏,画图并看图说话等形式.这一阶段活动可持续十五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