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于“康乾盛世”时,英国的查理一世于“康乾盛世”时,英国的查理一世((16491649年年11月月3030日日))和法国的路易十六和法国的路易十六((17931793年年11月月2121日日))正躺在断头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的胜利。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画面二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纺车吱呀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大家想一下,这三张图片有什么联系吗?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对外贸易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三.“海禁”与“闭关锁国”(一)原始社会:(二)奴隶社会:(三)封建社会: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公有制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2、内容(特点):③耕作方式:特点:氏族公社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产品(一)原始社会(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①所有权:②使用权:原因:生产力低下--井田制④劳动产品:—土地公有制国王(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奴隶庶民集体耕种归奴隶主所有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1、概念4、瓦解:春秋时期3、实质:土地私有制(瓦解原因)①根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公田→私产)③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国家土地所有制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纳税地主土地所有制出租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地主交租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自耕向国家纳税1、形式(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主要))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原始社会(二)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公有制(1)形成:税制改革春秋时期A、生产力发展(铁农具、牛耕的使用)B、私田增多C、各国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井田制瓦解—井田制开始崩溃(2)确立:B、各诸侯国的变法(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形成和确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原始社会(二)奴隶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1、形式(三)封建社会①时间:②原因:①时间:②原因:A、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2、形成和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原始社会(二)奴隶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1、形式(三)封建社会3、影响(弊端):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①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②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③原因:根因:封建土地私有制⑤影响:→激化矛盾→危害统治④实质: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政府的政策:准许买卖,不抑兼并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⑥统治阶级的政策:抑制土地兼并历朝政府抑制土地兼并(1)目的:(2)措施:1)北魏到唐朝:均田制(政府将控制的土地授给农民使用),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封建土地国有制度2)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一条鞭法)——“鱼鳞图册”①起到鼓励农民恳荒的作用②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3)结果:?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1、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认识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