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Grammartime板块教学的几点思考睢宁县城西小学王娇玉【内容摘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增添了Grammartime板块,如何让这一板块的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乐于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本文结合六年级上册unit2的Grammartime教学课例,探讨了几点思考。【关键词】:小学英语;Grammartime板块;语法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以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学习语法,目的是更好地运用语言,所以,语法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语法知识本身很抽象,直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也不好。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法教学主要是渗透在语言教学之中。一般情况下,应在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出,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归纳语法,但不要让学生去背诵语法条文。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在五、六年级设置了Grammartime板块,它是新增的语法知识板块。对于这一板块的教学,许多教师比较茫然,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是按照多讲多练的实战教学法,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又累又乏,学生是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减,甚者反感讨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优化Grammartime板块的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呢?本文以该教材六年级unit2的Grammartime为例,结合某教师的教学设计,探讨以下几点思考:一、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相对于其它板块教学来讲,语法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会相应地感到难教,不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把握。根据《课标》精神,我们在教学Grammar时应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到一定阶段再加以对比、归纳、总结。教学上应当对不同的语法项目作出不同的要求,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循环复现、逐步扩大。我们来看六上unit2的Grammartime,本节课的语法是动词过去式,包括规则动词1和不规则动词。教师在第一环节,开始让学生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的storytime,回顾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fillintheblanks的填写。其中所空缺的单词都是动词过去式。复习巩固之后向学生进行了启发式的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所填写的词与以前学习的单词有什么不同?教师用一个时间轴(如下图)来导入动词过去式的整体感念理解和学习。之后引导学生找出规则动词过去式,再过渡到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学习。diddo/dosebegoingto/willdoPastnowfuture教师利用补写词汇这一练习,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与学生展开自然、真实的交流,提示新旧知识间的对比,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和尝试中或得新知,掌握技能。开始的导入环节帮助学生从复习已学知识过度到学习新的语言现象,从而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动词过去式。这一时间轴的设计简化了一般过去时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学生感到清晰明了,易于接受。语法知识导入之后又进行相应的分散,从规则变化到不规则变化循序渐进的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入,由简入难,步子小,循序渐进,逐渐培养了他们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并且也让大多数学生克服了畏惧学语法的情绪,激起了对Grammartime板块学习的热爱。二、适当点拨,自主归纳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讲授、听讲”,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最低,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据此进行角色的转变,让学生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使学生们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这位教师在第二环节通过ppt呈现一个表格,让学生到storytime中找到这2些词的对应过去式。规则动词(regularverbs)不规则动词(irregularverbs)rainvisit________laugh________point________like________shout________live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