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5.2新时代的劳动者目标导引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含义、意义;明确就业的意义。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掌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维权途径;掌握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方法目标:大家要积极主动提高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现状,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德育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问题导学【问题一】:李婷同学的妈妈是一名环卫工人,由于李婷家离学校较远,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是妈妈把饭送到学校。看到妈妈穿着刺眼的环卫服,李婷生怕同学们看到,几次要求妈妈不用送饭,给她钱自己买或送来时放到校门口就离开。李婷同学的这种想法反映了一种什么观念?这种观念正确吗?为什么?课前自悟课中醒悟课后感悟【问题二】:小张的母亲病了,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探亲假。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声,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工人向厂长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单位只给部分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小张等不在其中。思考: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劳动者还享有那些权利?这些权利由什么予以保障?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课前自悟课中醒悟课后感悟分层导练【课堂基础训练】1、2009年大学毕业,2010年开始创业,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新疆姑娘米克拉依.西热甫白手起家,不仅注册了自己的凉皮店品牌、建立了标准化的店面管理流程,还在新疆各地发展了200多家加盟店,成为大学生“创业明星”。材料启示我们要()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B.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C.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D.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2、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课后拓展训练】我国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