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6)课时教学内容教材82页至83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及顺序。2、通过实践活动,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的加、减法计算。3、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迷宫图卡、题卡、数学乐园四字游戏卡片、若干朵以作记分用的小红花、一套数字卡片(0—9)、27张算式卡片(有些算式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信箱(有得数)、做奖品用的小红旗或小红花。设计理念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初步培养学生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环节教学策略修改内容一、导入二、游戏小朋友们,今天这一堂课老师将要带领你们到一个地方去做游戏、学知识,你们愿意吗?(师边粘贴边说:“这个地方叫数学乐园”,齐读课题。)1、请一生翻“数”字这个卡片,在背面找到第一个游戏“走数字迷宫”。活动形式、方法:2人一组,每人拿出一张迷宫图纸,先同桌比赛,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每组派代表在迷宫图上跳,要求按顺序跳才能走出迷宫。(1)、师指导学生观察迷宫图,问:从迷宫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向学生宣布游戏要求:A、请小朋友们按照1、2、3、4、……7的顺序走,要求按不同的路线走,并把走的不同路线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上画出。B、每个小朋友找出路线后,向本组其它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走的?各走了几条(3)、学生进行个人活动,即:在迷宫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可走的路线,后组内交流。(4)、活动反馈(以大组为单位走迷宫)①、师宣布比赛要求:每组派一位小朋友到活动场地跳数字迷宫,其它的小朋友做裁判要认真看A:是否按顺序走;B:有没有走重复的路线。②、师让每一大组选出一位记分员,明确记分员责任(即:当本组同学走对一条不同的路线就在黑板上贴一朵小红花,记分员在贴小红花时必须横、竖对齐)③、进行比赛(分几轮进行,既可顺走也可倒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5)、评选优胜组:师指黑板上的统计图提问:谁能说一说哪组赢了?为什么?(6)、将任意两组进行比较,提问:谁多?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师:你能根据比赛的结果提一些数学问题吗?(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2、请冠军组的记分员翻开“学”字,找到游戏:拍拍手。活动形式:师生共同进行。(1)、游戏规则:由老师先举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拍手,全班小朋友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如:老师抽9后拍四下手,全班小朋友拍5下手,谁错了就自动站起来,下次对了再坐下。)(2)、师生游戏。(3)、活动评价:从刚才的游戏中,说说谁最诚实?为什么?(师找出最诚实的小朋友来翻开三、活动总评(综合评价)四、激情小结“乐”字卡片)3、最诚实的学生翻开“乐”字。“乐”字后面的游戏有:排排站比反应。活动形式:小组长带领小组(每组9人)站队,进行活动。(1)、从前往后报数,边报边记住你是第几个,提问:这一队有几个人?(2)、从后往前报数(记住你是第几个)。(让前面几位同学站出来和从前往后第几位同学站出来,或让后面几位同学站出来和从后往前第几位同学站出来)(说一说从前往后第5位同学中的“5”与前面5位同学中的“5”有什么区别?让学生体会到“5”和“第5”意义的不同)(3)活动评价:谁能说哪一位小朋友表现得最棒?为什么?4、请表现最棒的小朋友翻开“园”字,后面有游戏:小小邮递员。活动形式:以9人一大组为单位(拿着卡片)进行活动(1)、游戏规则:每人拿出一张算式卡片,并算出得数,写好,然后看信箱上的得数,把卡片投在相应的“信箱里”,看那一组投的对,投的快并且有秩序,不乱推乱抢。(2)、进行投递。(3)、组长检查投递的对错。(说说有的卡片投不进的原因)(4)、评出优胜组:比一比哪一组投得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