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标要求: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行省制度的设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代,坐而论政坐而论政宋代,立而论政立而论政明清,跪而论政跪而论政漫画——宰相地位变化问题:你从漫画中发现什么历史信息了吗?总结历史规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1、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2、地方自主性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如何调整?如何调整?君权与相权的再次分配(各朝代采取不同措施?)监察制度的变化(高考)选官制度的变化(高考)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压抑地方的自主性)一、君权与相权的再次分配(各朝代采取不同措施?)汉代:(汉武帝时期)措施1、频繁换相;2、中枢决策机构转移:中外朝制度形成。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皇帝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小结:转移了丞相对政事的决策权!唐代:措施: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相权一分为三。吏、户、礼、兵、刑、工吏、户、礼、兵、刑、工①①中书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草拟、颁发诏令))③③尚书省尚书省((执行命令执行命令))②门下省(审核政令)皇帝皇帝影响(1)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宋代:枢密院参知政事副宰相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分割宰相军事权)分行政权皇帝二府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小结: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措施:重用文官,增设更多的官职…二府三司制:二、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置二、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置1.1.秦至宋:秦至宋:州郡县三级(东汉州郡县三级(东汉末年)末年)道、州、县道、州、县(唐)(唐)路、州、县路、州、县(宋)(宋)郡县两级郡县两级(秦)(秦)2.2.元朝:元朝:行省行省(路、府、州、县)(路、府、州、县)3.3.明清:明清:((不考)不考)省、省、府、县府、县省、省、道、府、县道、府、县注意:1、地方行政机构级别越多说明地方的自主性越受到抑制;2、明清至今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元代的行省图蒙古:东北:云贵: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江苏浙江:江浙行省十大行省之外,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管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范围。行省制度原因:元代幅员辽阔;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专制统治。(了解)常设地方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最高地方行政机构)——下设路府州县(熟记)行省的权责(了解)A.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B.军政要务须呈报枢密院;C.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能随意调动军队;D.行政官员要定期觐见皇上。影响(熟记)①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