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教后反思《倒影》是浙教版三册美术教材版画系列课中的准备课,学会后,再学习《印人像》。这节课属于“造型、表现”的范畴。对于本课的设计,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通过《倒影》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尝试水粉工具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对印画,为学习版画,了解版画奠定基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获得心灵的陶冶。下面是我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发的几点反思:一、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表达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情景导入教学,让学生在天鹅的录像中,体会到天鹅的美丽高贵;以这种形式导入,学生能够很快地从拘谨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让学生找出两只对着的天鹅的最简便的画法,从而学生不但找到了方法,而且潜移默化的了解了什么样的画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小学生往往具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在观察上更直接,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的观察,尽量进行期发行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他们自己尽情地去表达。特别是选择学生兴趣大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又很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尝试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印制,在印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自己或他人的制作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善于总结探索的能力。在画倒影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具有探索性内容的问题,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就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在对印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对水分多少的控制是对印版画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思考探索,学生大胆地去进行多种可能的猜想,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通过教师演示,加强对印版画方法的印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其技巧。三、教学过程的欢娱性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总结不同的对印方法:两张纸对印、单张纸对印、素描纸和宣纸的不同画法,让学生感受对印版画不拘一格、富于变化的形式。在现代的教育中都是很强调学习的欢愉性,教师要给学生一种轻松、愉悦、舒适的学习空间,而不是在一种紧张、痛苦、强迫下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学生在教师饱满的热情中进行学习,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就会达到一种最好的教学和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若想上好一节课就要不断的思考,在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过程感受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的目的。这一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是否示范有利有弊,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教学环节。林玉红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