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选用了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在这一部分中,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些地方,你们看看这些地方有什么特别,好吗?”(播放课件)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我们称为地球的形态,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板书课题)(二)初步感受,激发兴趣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以后,为了再次激发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提出:回忆一下,你曾经去过的地方,他是什么地形?(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再次让学生感知各种地形的特点。这几个地方的地形是不一样的,然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刚才我想去的几个地方的地形一样吗?如果让你去旅游的话,你们能不能概括出这个地方的地形特点呢?”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各种地形之间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也为下面学生的课堂旅游、主动探究做好铺垫。(三)交流总结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五种主要的地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地形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对比,进而总结出每种地形的特点。(四)利用工具,应用解决这个环节中,首先大屏幕中出现的是各种凹凸不平的地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析这些地形,是周围环山,中间的地势较低。而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对上个环节的延续,而且还为下面利用地形图解决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的地形做好铺垫。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对于我们熟悉的地方我们能知道那里是什么地形,可对于我们不熟悉的地方怎么办呢?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推荐一个能很快的知道某个地方的地形的工具。它的名字叫做地形图。然后教师根据大屏幕中出现的世界地形图介绍什么是地形图及地形图的组成。当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后,教师提出学习任务:你知道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都代表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结论填写记录纸上。然后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现的世界地形图,找出自己小组觉得最合适的答案。在汇报的时候,学生说出一种颜色表示的地形以后,教师要提出疑问,让其他小组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教师点击课件公布正确的答案。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地形,我找到一个顺口溜:黄高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一片片,棕紫表示更高地,白色终年积雪寒。当学生明确了各种颜色所表示的地形以后,大屏幕中出现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利用刚才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祖国,从东到西,有什么特点呢?对知识进行强化。最后,启发学生这几十年来这些地形是一第1页共2页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成不变的吗?通过交流师总结:对于这些推测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来结束本节课内容。(五)巩固训练完成导学案习题。(六)、设计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理念:1、注重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他们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2、注重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他们充满个性的学习成果。3、让整合在课外加以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七).板书设计3.1地球表面的地形(推测、猜想)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山地板块运动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平原?高低起伏,坡度较缓丘陵地壳运动面积很大,地形开阔高原?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盆地小行星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