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案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多媒体显示)正如歌中所唱,枝繁叶茂的树木用绿色装点着人们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倒在人类的刀斧电锯之下。台湾作家王鼎钧就曾对一棵树的命运,慨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那树》(多媒体显示)二、简介作者、作品(多媒体显示)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1925年生,山东兰陵人。1949年后到台湾,出书近40种,擅长散文、评论、剧本、小说。尤以散文见长,他的散文富有思辨性、哲理性、审美性,有着作家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领悟。三、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字词(多媒体显示)四、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五、整体感知(多媒体显示)1、快速浏览课文,请你概述一下那棵树的故事。2、请你以“那是一棵的树,因为课文第__段中这样说”(可从环境、外形、作用、品格、遭遇……等方面概括。)(过渡语)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生物都要为人类让步,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成为交通的障碍,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通知书。下面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多媒体显示)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师:你划了哪个句子呢?)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多媒体显示)(生齐读一遍句子)(师:作者用哪些事物来代表人类文明?生: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师:你认为哪些词语写得好?生: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铺、架、挨)(师:这些词语为什么用得好?)(生:数量词重叠使用,写出人类发展之快;)(如:动词“挨”用得好。写出公寓楼房整齐而紧密地特点)(师:读这些词语时应怎样读?)(生:重读)(生齐读一遍)(师:那么大树的生长速度怎么样呢?哪一句可以体现?)(生找出之后,齐读:“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过渡语)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请同学们(多媒体显示)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两星期后——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跳跃奔腾如巨无霸。”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人类,作者认为:非常残忍,惨不忍睹,对树,作者却是:充满同情,突出显示出作者,对整个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过渡)在作者的笔下那棵大树是有灵性的,它预知到自己的结局,它先告知了体内的蚂蚁,(多媒体显示)3、请你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什么?请同学们将爱憎倾注在笔尖,聚情于笔,妙笔生花。(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写下蚂蚁和树告别时的对话,可以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动作,语言,神态……)上写作。讨论后明确:动物世界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难道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不能与人类和平共处吗?死亡、消失是它的唯一结局吗?如果一棵树木被砍伐了,一片树林被砍伐了,整个森林被砍伐了,后果如何呢?请看屏幕(多媒体显示)森林被砍伐后的严重后果。七、体验反思。如果没有那树,人类将遭遇洪灾与泥石流,如果没有那树,人类还将遭遇雾霾和酸雨,如果没有那树,人类还可能遭遇更多……八、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课后练习三)假如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请写在课后作业第三题的空白处)九、总结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这些都表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