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隆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3.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4.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7.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8.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B.FeC.ND.H2O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10.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1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镁、铝、铜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C.氧化物:水、氧化铁、氯化钾D.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混合物112.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gB.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C.m=35,n=7D.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15.化学式“CO2”中数字2表示()A.2个二氧化碳分子B.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元素C.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离子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6.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体积比是2:117.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18.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1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该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2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二填空题(共19分)221.(4分)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化学符号(1)(2),2H(4)。符号的意义1个氧分子镁离子(3),汞原子22.(3分)(1)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