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课型:活动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一“科学家的故事”贯穿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感受、调查与记录、动手制作等诸多活动。图中黑板写有“科学家的故事”这一主题,5个同学在策划如何收集资料、召开这次故事会。中心图旁边的5幅小图列举了爱迪生、张衡、牛顿、钟南山、华罗庚这5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他们是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从这几位科学家为人传颂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盲目相信为科学和人民献身等科学精神和态度。这就是为学生在获取资料的同时,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这一内容的设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谈论,确定我们怎样开展收集科学家故事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主动参与收集资料,而非教师给与现成结论。图中是3个小朋友围坐在桌前制作科学家画册的情景,他们采用了画笔、剪刀、图画纸等工具。旁边的小图提示,资料的获得可以来源于收看电视、阅读书籍或是向学长询问、这是对于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的指导。它启发学生运用资料,动手动脑,加以分类整理,并以学生的特有方式进行记录,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等再把收集的资料做成“科学家画册”。这一活动设计充满情趣,教师便于根据本地的资源引导学生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活动内容,以丰富拓展教材。教学理念:在实践引导学生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注重过程体验。教学目标:1、运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科学家的图片、趣闻、故事,名言等学习科学家爱提问题、爱动脑筋、苦于钻研的科学态度。2、充分利用教材上例举的5位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和事迹和了解身边的科学家,使学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3、培养学生能动手制作和记录,有合作意识,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1/4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爱提问题、爱动脑筋、苦于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能动手制作和记录,有合作意识,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1.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生:利用阅读故事书、报纸、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留心学校的名人图像、调查访问、上网等多种方法查找有关科学家的资料,并按照古、今、中、外分类或按研究领域分类。3.生准备白纸、水彩笔等(四)板书设计:讲故事-----找、写、画-----评一评我们爱科学(五)教学环节:活动一:出示主题单元导图,奠定情感基础。1、师:教材62-63页图。2、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图意(学生说图意)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3、教师活动:出示教材63页右上角的儿歌,读儿歌。引导学生关注本主题单元活动的基本内容、方法、工具等方面,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建立爱科学、学科学的品格。活动(二):故事明理,体验情感教师活动:有个小孩很会观察,有一天,他观察到水烧开时,水蒸气把茶壶冲开,他就想:水蒸气为什么能把茶盖冲开呢?后来,他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蒸汽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活动:(介绍瓦特)像瓦特这样善于观察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你们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老师讲故事:数星星的孩子----张衡下面我们以“科学家的故事”为题召开一个故事比赛会,把你们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好吗?也可以说说科学家的名言。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讲故事,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同时了解科学家从小有理想、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为科学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启迪。也突出了教学的主题)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听听我们小朋友发明的故事(课件),谈谈你们的感受。2/415岁获15项中国专利——苗家女孩戴瑛瑛的发明故事发明来自生活点滴取暖凳、录音书包、闪光音乐跳绳带、吹气塑料方便碗、旋转发光伞、带电筒文具盒、接触记数健身毯、闪光圆珠笔、吸蚊枪……戴瑛瑛的发明全都源于身边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取暖凳是她的第一件专利。10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