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有位老师种了一盆海棠花,整天精心地照料,然而海棠越养越小,始终开不出花来,对养花之道不甚研究的同事苦叹自己不会养花。一天,退休的陈老师走了进来,说起了办公桌上那可怜的小海棠,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放在室内,缺少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下的阳光和风雨,失去了生物生长的本能。职业的习惯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家长们的精心呵护下,会不会也失去自己成长的本能呢?作为班主任,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予孩子什么,让我的每一朵小花都绽放呢?给予孩子自然成长的空间花儿的生长需要自然环境,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自然空间。但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要什么有什么,只要学习成绩好,想去哪儿玩父母都会同意,怎么会没有自然成长的空间呢?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孩子们却觉得自己一点儿自由都没有,真没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大人们总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替代孩子的主观需求,勿视了孩子除了吃好穿好的需要外,还有渴望得到尊重、渴望独立自主、渴望自由创造的需要。孩子的成长空间,需要我们去细心营造。在这个空间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精彩的故事,家长、老师永远都不会知道,有些永远也不必知道,但却是孩子一生的记忆。我们家长、老师作为过来人,站在一旁,笑咪咪地看着他们在精彩的世界中嘻笑怒骂,跌爬滚打,回味着自己一路走来的精彩片断,这是一种更为从容的教育,更加自然的爱和更有气魄的等待。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是隔代抚养,祖父母的过分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使孩子的主观需要渐渐失去。于是这份重任就落到了老师的肩上,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不但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然成长的空间,而且还要与家长充分沟通,引导家长如何让孩子独立。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到中学。有时候老师前一分钟说过的话她就没有印象了。其奶奶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一心只想让她成绩好一点,其他什么事都不让她干,书包奶奶整理,就连吃午饭也是奶奶来喂的,但是孩子始终撅着嘴,一点也不开心。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多次与其奶奶沟通,还孩子一个自己长大的空间,放手试试看,那样孩子才会有进步。我也告诉孩子有很多事要她自己干了,就先从吃饭,背书包做起。不久,发觉孩子渐渐地会自理了,当我看着她背着书包,笑容满面地回家时,我心里一直在想,学习要给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空间,就是要尊重孩子的能力,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探索,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孩子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内容,父母、教师应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把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只有这样,孩子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得以挖掘。给予孩子自然成长的阳光花儿的成长需要自然环境,也离不开阳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润,就像孩子在自然空间中成长离不开教师、父母阳光般的笑容。自信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础,而阳光般的鼓励与表扬则是使学生获得自信的有效途径。任何人包括我们成人都有一种想听到表扬的愿望,更何况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他们目前正处于青年时期,就更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需要重视、需要赞扬、需要成功。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引导他们产生战胜自我的勇气,获得自信。这样,他们才有成功的可能。阳光般的鼓励与表扬不论对好学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后进生,班中有一个孩子,刚开学,我从他的作业中就感觉出孩子的玩兴还很浓,对于学习根本心不在焉,于是我多次把孩子留下来,让其做好作业回家,但孩子的主动性似乎一点也没提高。也多次找他妈妈聊天,了解孩子的情况,其母亲的脾气也非常急躁,动不动要打骂孩子,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缺少鼓励和表扬。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不久,孩子把他重写的作业交上来了,我看了一下,几乎跟原来一样,细看似乎只有稍微工整了一些,他看了我一下,低下了头,好像等待着我的“批斗”。章泽奇这几个字……”他可能感觉我要骂了,头更低了,此时我话锋一转,“比起以前来还是有进步的,看来在向同桌学习,真不错,有进步!”孩子可能没有想到我会表扬他,有点茫然了,我摸摸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