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基于家园合作的视角》课题研究中的体会长江路幼儿园杏林分园任欢“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一个骄傲的孩子的诗,也是一曲亲子阅读的赞歌。它仿佛让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了,风儿不吹了,鸟儿飞回了家。一家家窗户的灯亮了,一个个孩子的声音响起:“妈妈,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妈妈把孩子搂在怀里,轻声地读起了一本本书。这是书香沉醉的晚上,这是美妙的阅读时光。当我们为孩子打开书,就是把一个世界带到了他的面前,就是把一份爱意带到了他的心里,就是把一种生活方式植入到他的未来。这是去年幼儿园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亲子阅读倡议书中的部分内容。温馨的画面,细腻的语言让我们在感动中陪着孩子一起阅读,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我也是一名母亲。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我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也明白自身在指导孩子阅读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幼儿园做的这个课题。课题研究快接近尾声了,在这期间,我走过、路过、尝试过,也困惑着、学习着、成长着。现简单谈下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一、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经过多次重复和练习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通过课题,我个人对良好阅读习惯也理清了一些脉络。1、案例呈现这几天晨间活动,我都会到每个班去转悠一下!今天,我来到了大一班,小朋友们正在阅读图书。一个男孩在座位上认真的翻阅图书,时不时的还会指着书中的图片向旁边的小朋友和老师询问。活动结束后,老师请小朋友收书,准备早操活动。他走向书柜将书放上去,并用手将旁边歪了的书扶正。早期阅读是我园常规化的活动,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从孩子参与阅读的过程来看,这个男孩能积极主动翻阅图书,会和他人讨论看到的内容,结束时能将书归位,具有基本良好的阅读习惯。2、良好的阅读习惯(1)注重幼儿在阅读中的关键经验的积累幼儿在阅读中的关键经验有前图书阅读经验、熟识符号文字的经验和幼儿的反思对话经验等。它们是帮助幼儿学习和积累阅读图书的若干具体的行为经验。例如,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有序翻阅图书,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观察和阅读,理解图书上的文字和画面的对应关系等。在平日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经常问幼儿“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等问题,让幼儿有思考和反思的思维经验。同时,要向幼儿介绍常见的各种图案、文字、数字、标识字符,让幼儿知道他们代表具体的事物。(2)帮助幼儿了解阅读的相关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自己在看书时,采取一些策略,可以不断吸引和提高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如,通过亲子共读,看图猜情节、结局,表演图书内容,参与制做图书等,让幼儿在共读、共演中了解图书内容,明白其中道理。(3)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育者要坚持读书,注意爱护图书,按时归类整理,给孩子树立阅读的好榜样。在幼儿园,教师要注意阅读氛围的创设,并且多组织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在家庭,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这些地方,在浓浓的阅读氛围里,让孩子受潜移默化的影响。2、初步区分了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良好阅读习惯学前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如果能根据年龄特点来进行指导,将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班幼儿还不大熟悉和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加上动作、语速相对慢些,独立性差,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模仿他人,情绪起伏也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物质和精神环境上帮助幼儿养成好的阅读习惯:(1)产生喜爱图书的情感阅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图书。教师和家长要在选择图书上下功夫。可以多选择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幼儿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使幼儿对书产生好感。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使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