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说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和课题学习。此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方程(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不等式,教材首先从数量有大小之分说起,有大小,就有相等或不相等,这是人们熟知的客观事实。用等式可以研究相等关系,要研究不相等关系,也需要专门的数学工具,这就是不等式。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概念,会根据不等关系列出简单的不等式;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的寻找不等式的解,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会用“数”或“形”两种方案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数学思维目标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的表示在数轴上。2.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说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学检测说教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揭示目标: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1.了解不等式概念,理解不等式的解集;2.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设计意图:用简短的两点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指导认真看书P.113-115练习前面的内容:1、知道什么样的式子是不等式,并会判断不等式的解。2、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3、思考:如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4、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导学案自学预检题.【设计意图:为了能让每个同学都紧张高效的学习。我从自学的内容,要自学什么东西,思考哪些问题,明确时间,明确检测方式等几个方面为同学做了一个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学。根据指导学生看书、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目的是暴露出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和引导,其实也是第二次备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归纳、提高。】三、教师精导内容:如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1.用式子即最简形式的不等式来表示:2.用数轴表示:第一步:画数轴第二步:定界点第三步;定方向(“>”“<”是空心;“≥”“≤”是实心“>”“≥”向右画;“<”“≤”向左画这一过程将分三步完成:1、下列数中那些是不等式3x<6的解?那些不是?-1,0,1.5,2,2.5,3,8,102、直接说出不等式3x<6的解集,小组讨论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关系?3、教材115页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x>75时,在表示75的点上画空心圆圈是什么意思?请将不等式3x<6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设计意图: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只有先让学生学了,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从而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导学。让学生先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教呢?我以为,教师的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而是依据学生自学中存在的思维问题所进行的“导”。事实上,这种“导”不仅表现在“先学”后的导,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达标拓展1、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的第1、2、3题及导学案第96页必做题;2、完成导学案选做题;3、思考题(补充)如何表示下面气温之间的不等关系?某城市某天最低气温-20C,最高气温是60C,该市这一天某一时刻气温t0C.【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当堂作业是对学生的又一次检测,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之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在当堂训练的题中设计了三类题型: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中下等学生)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