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根据左边图片所反映的史实,请用一个词概括近代中国的外交状况屈辱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一专题五1953545571727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000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建国初期走向世界70年代外交突破新时期外交调整APEC会议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和平依据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向对峙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最大特点:有利形势: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实践: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内容含义意义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时间事件历史影响1949年与苏等多国建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新中国得到了国际承认巩固中苏友谊,保障中国国防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形成万隆精神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1、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候?其内容是什么?2、和平共处五项原的提出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1、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所作的发言?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3、简要说明这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上海单科)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广东文理综合)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图6)。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时期最可能是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俄国援助中国抗日战争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4)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A、(1)(2)(3)(4)B、(1)(2)(4)C、(1)(2)(3)D、(2)(3)(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外交成就与苏联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背景政策成就出现第一次建交热知识梳理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际环境以图说史Ⅱ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进程、意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