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导学案考纲展示: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能力解读:1.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进行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或计算。2.能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一、地图三要素(一)比例尺1.概念: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详略程度)2.公式:3.表示形式:典例①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km15000000②∶形状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4.三种表现形式的转换:(1)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千米转换成厘米加5个0;厘米转成千米去掉5个0.(2)三种比例尺要灵活转换。5.比例尺中的数量关系(可通过比例尺公式分子分母的变化来比较)(1)比例尺不变时,地图面积越大,则表示的实地范围面积越大。(比例尺不变时,图幅面积与实地范围面积成正比。)(2)地图面积不变时,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地范围面积越小。(地图面积不变时,比例尺与实地范围面积成反比。)图幅相同,比例尺大、更详细、实地小;比例尺小、更简略、实地大思考:1.如果下面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31实地范围面积不变时,比例尺越大,则地图面积越大。(实地范围面积不变时,比例尺与地图的面积成正比。)6.比例尺的扩大与缩小[特别提示]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二)方向(三)图例和注记2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图例的文字或数字。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的概念: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就是等高线。2.高度的类型33.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4.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重点)(1)同线等高: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高度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3)等高线为闭合曲线:如果地图足够大,每一条等高线最终都是要闭合在一起。(4)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有可能重叠,重叠处为陡崖。(5)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坡度的陡缓程度。(①同一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②公式: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如上图)思考:2.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4ABCD6、高谷低脊:等高线往高处凸是山谷,往低处凸是山脊(6)高谷低脊:(重点)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凸低处是山脊思考:3.判断①②③④中,哪处是山谷?哪处是山脊?(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5(8)大于大的、小于小的:(重点:所有等值线都具有的规律)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中的封闭等高线数值与这两条相邻的等高线数值相比,比大值大、比小值小。思考:4.如上图:①M外围封闭的等高线数值,与外侧等高线中数值较(大/小)的m(200/100)等高线相同,则M应该(大于/小于)(200/100),是一个(山顶/洼地);②N外围封闭的等高线数值,与外侧等高线中数值较(大/小)的m(200/100)等高线相同,则N应该(大于/小于)(200/100),是一个(山顶/洼地);5.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重点)(1)垂直气温计算: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6℃,可以计算另外一个地方的气温。(2)相对高度(相对高差)的计算:①当两地在都在等高线上时:H相=HA-HB②当两地不在等高线上时:设该图等高距为d,两点之间的等高线数目为n,则:(n-1)*d<H相≤(n+1)*d思考:5.如右图,求AB两地的相对高度(3)陡崖高度的计算:①陡崖崖顶、崖底的高度:设该图等高距为d,该陡崖相交等高线数目为n,相交6等高线中最高的等高线高度设为x,最低等高线的高度设为y,则该陡崖崖顶、崖底的高度为:思考:6.如右上图,求该陡崖崖顶、崖底的高度②陡崖的相对高度:设该图等高距为d,该陡崖相交等高线数目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