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学生转化之我见临汾三中高红霞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经常一上课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学生看起来好象在认真听课,但其实是早已走神,什么也没听进去;有的学生则喜欢搞小动作,爱讲闲话,影响别人学习;还有的学生压根就不做作业,即使做了,也是书写潦草,应付了事……,这些学生任凭老师怎样做工作,他们依然会我行我素。那么,到底怎样对待这些特殊的学生呢?笔者认为,老师不妨采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来教育转化。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具体体现为“三心”:爱心、严心、耐心。一、爱心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是的,教育需要爱。有一次,我在班里搞背诵比赛活动,要求先以六人为一小组,组内同学互背签字,背记速度最快的小组为第一名,依次类推。然后根据第一轮的排名顺序,从第一名小组开始,由下一名小组随意抽查上一名小组的一个同学。被抽查的同学要站在讲台上接受抽查如能顺利过关,该小组名次不变,如不能顺利过关,则该小组下降一个名次。每个小组被抽查的同时往往是平时背记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在抽查过程中,第四小组被抽查的小李没能顺利过关,该小组自然后退成第五名。恰恰没能顺利过关的学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极易受到伤害的孩子。我发现该同学从讲台上下来时,就已经是噙满泪水了。为了不对他造成伤害,在最终决定比赛名次时,我对大家说:“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学生们都回答“开心”。这时,我话锋一转:“不过我注意到刚才小李同学很伤心,他的伤心,来自于他给集体丢了分。对于一个能为集体利益受损而伤心的人,我们该不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大家都回答“该!”于是,我又重新选择了一道既简单又好背的新题,果然他背得很迈力并且为小组夺回了原有的名次,看着他破涕为笑,我和全班同学也露出了笑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彼此之间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体谅其实,这份关爱来源于老师对特殊学生特殊的爱。二、严心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苗,既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又要有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作为老师要做到严的有爱、严的有理、严的有格、严的有情,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一次上自习课,我要求学生先独立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再经小组讨论,确定无误后最后交给老师。小张平时就是一个好动又自控力差的学生。那天我又看见他在座位上前后左右转来转去,还趁老师不注意跟同桌讲闲话。我想他一定没有完成作业,这次必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他。于是我不动声色地一直等到离下课还有10分钟时,开始点名抽查学生的作业。果然不出所料,他的作业只开了个头,字迹相当潦草。我二话没说,拿起他的作业本将本课的作业撕掉,半天没有说话,教室里一片寂静。之后,我慢慢抬起头,非常伤心地说:“同学们,小张同学为什么就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呢?说心里话,我很着急,可我又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今天,我的表现很不好,太冲动了,我给大家道歉了。”说到这里,我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我从口袋里拿出5元钱,走1到小张跟前说:“对不起,老师不该这样做,你拿上钱自己去买一个作业本吧,希望以后你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从此,这个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成绩突飞猛进,各方面也积极表现。三、耐心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小王,是我所带班级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女生。她上课从不说闲话,看起来上课非常专注,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听课,第一次的考试成绩也印证了我的判断。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了解到班主任已经对她做了多次工作却始终没有起色,而且也不希望老师过多地关注她。我决定采取比较隐秘的方式来教育她。不久我发现,每次作业她都会按时交齐,从不逃避。但每次写的都是错误连篇,唯一可取的优点就是字迹工整。于是一次上课时,我对全班学生说:“老师发现了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字写得相当不错,整齐规范,功底较深。”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