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迅《铸剑》赏析VIP免费

鲁迅《铸剑》赏析_第1页
1/9
鲁迅《铸剑》赏析_第2页
2/9
鲁迅《铸剑》赏析_第3页
3/9
勇者无惧——鲁迅《铸剑》赏析《铸剑》选自《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继《呐喊》、《彷徨》后出版的第三部小说集。《故事新编》共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八篇短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这些作品,是作者把神话、传说及历史故事重新改写,将古今杂揉在一起,赋予老故事以新意义的“演义”。小说想像奇特,情节荒诞,带有很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中的“干将(莫邪)铸剑,其子报仇”的故事。这是一篇作者自认为“确是写得较为认真”“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的充满现代精神的小说。《铸剑》最初发表在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的《莽原》半月刊上。相关的时代背景如下: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命令军警向游行的学生开枪射击,造成死47人,伤200来人的大惨案,史称“三·一八惨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也壮烈牺牲。3月25日,鲁迅去女师大参加刘和珍、杨德群的追悼会。3月26日,被通缉,离家避避。先后躲藏在山本医院、一家德国医院、一家法国医院,至5月2日才返回家中,恢复正常生活。鲁迅在避难中写出《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揭露了北洋政府对外卖国求荣、对内残酷统治的真面目。《铸剑》的初稿于1926年10月写成。1927年初带到广州后,继续修改打磨。直到1927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文学作品是社会人生的反映。一部文学作品总能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人生的历史,一部人的灵魂的演变史,一个人类情感的储存库。这是一个无比广阔、无限深远的心理实验场。在这个虚拟的人生实验场中,欣赏者可以展开想象,自由地徜徉、沉醉于古今中外的人生情景中,用我们的心灵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生状态,体验各色人物的各种情感,追索人物的心路历程,感悟人生的奥秘和真谛。《故事新编》显示了鲁迅人格和气质的另一方面。鲁迅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种信笔写去的自由感,既然故事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他只管用心去演绎那些神奇的环节,把他天才的想象力和诡谲的幽默感贯注于其中。这些古老的“故事”早已面目全非,它们已被鲁迅的思想、人格、才思所照亮,从而被赋予了新的灵魂。这就是“故事新编”。鲁迅曾经给自己起号叫“戛剑生”。他崇敬有侠士气的人,对于秋瑾这样的女侠,尤其敬佩。《铸剑》的主角“宴之敖者”,用的是鲁迅自己用过的笔名。而且这个宴之敖者生长在“汶汶乡”,“汶汶”意为昏黑,昏暗不明,也就是说他生长在黑暗的世界里,他是黑暗社会的愤世者。这个人物从外貌到气质,都有点像鲁迅。《铸剑》从创作方法上说是表现主义。所谓表现主义,是作者把自己的内心体验通过一种外在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感情乃至人格。1.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2.严家炎:荒诞又庄严的复仇正剧——释鲁迅《铸剑》(收入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03月出版)3.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入《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迅《铸剑》赏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