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师资素质提升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和区教育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新的一轮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现状分析我校现共有教师86人。职称结构: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36人;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73人,专科学历9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39人,36—45岁37人,45岁以上10人;专业技能结构:省级骨干4人,市级骨干2名,区级骨干10人,市级新秀2名,区级新秀14人。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学校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课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少,虽然学科内教师存在差距,但各学科各有2-3个专业水平比较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二、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追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教师管理与培养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考核,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在省、市、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和有效管理,着力构建富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具体目标:1.学历提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学历提升,力争教师本科学历达100%,研究生学历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2.专业态度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修养,不断学习,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很强的发展意识,主动与同行交流、合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道德和个人品格,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不断增强职业幸福感、成就感。3.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学术气,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灵动的教育智慧和较强的洞察力,有鲜明的教学风格,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形成较为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技能,高效率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三、工作措施(一)强化师德教育,提升教师形象进一步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依法从教两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不断提高师德水平。积极开展区教育局提出的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培养、树立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典型,以达到用身边事迹教育身边人的目的,形成敬业勤奋、进取向上的良好风尚和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强化师德考核,高度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评优、晋级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要加大查处力度,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专业规划引领,促进自主发展1.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分析自身基本情况,明确预期目标、措施与对策,确立专业发展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每学期检查个人专业发展内容和目标达成情况。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学校对每位教师的成长过程及时记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实行档案管理,内容包括:教师个人信息登记表、专业发展规划书、各种荣誉和学术称号证书、论文、论著、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