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如何让信息技术高效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农村语文教学。它以巨大的容量扩展了农村语文教学的外延,开阔了农村学生视野;它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农村小学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农村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盲目“下载”,被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替代教师成了教的主体;课件泛滥,画蛇添足这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从加强自我学习,学会制作课件;多媒体是“辅助”而不是“代替”;注重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这三个方面入手,使信息技术高效服务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正文: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农村语文教学。它以巨大的容量扩展了农村语文教学的外延,开阔了农村学生视野;它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农村小学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如何真正让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作为一名农村的普通教师,笔者浅谈如下几点体会。一、对多媒体课件的不熟练,使课堂成了片段式的表演,教师成了多媒体的奴隶。1、盲目“下载”,被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农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较低,真正能独立制作课件的语文老师并不多。所用课件大多是从网上下载。老师们对课件的内容和教学流程等不太熟悉。这样在使用时只有按照别人的设计来讲课,教学过程中自然会捉襟见肘、受制于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孩子。地区差异、学校差异、教师差异,班级差异,课件的内容、流程理所当然也应不同。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盲目下载的结果只能造成死板、缺少个性。不能为自己的课堂服务。2、多媒体替代教师成了教的主体。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应以此为准则。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技术也不能例外,它只能是教学中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小学一些语文课堂,教师的讲解成为了多媒体的演示,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一路点来,学生随着屏幕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做法,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但其实质仍是“满堂灌”,是背离现代教学理念的,对改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多大用处。二、课件泛滥,画蛇添足。语文教学运用电教媒体也像写文章用词造句一样,尽管是最华丽的词藻,误用了也会泛滥成灾。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效应”,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示范课的观念,在许多地方蔚然成风。其实,多媒体并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种不管教学效率,滥用视听材料,盲目追求视听效果的做法难免有点画蛇添足。以上是我对农村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总结,那么,怎样利用多媒体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多媒体课件高效服务于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与课文有机结合,遵循小学语文的学习规律,根据不同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尽量做到适时,适宜,适度,适量,适当,适中,适合。一、加强自我学习,学会制作课件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我们还应学会独立制作课件,盲目下载是不行的,网上下载课件既方便又省事,但那些课件是别人根据自己的授课意图去设计的,大多不适合拿来即用。因此,不可简单地下载别人的课件组织教学,图轻松,充当课件播放员。制作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认知情况,并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如此,我们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溶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