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物?•动物是自然界中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相对。多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主动运动。•我们对动物既熟悉又陌生,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动物根据有无脊柱骨可以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今天让我们先来学习无脊椎动物。动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代表动物与人的关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探究目的材料器具探究指导举例说出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放大镜、小铲子、镊子、白瓷盘、小瓶、筛子等1、分组,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不同土壤环境中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问题;2、针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探究方案;3、实施计划、汇总全班数据,得出结论。无脊椎动物占到所有动物种数的无脊椎动物占到所有动物种数的95%95%何谓无脊椎动物?何谓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身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认认这些无脊椎动认认这些无脊椎动物物11、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22、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水螅如海葵、珊瑚、水螅扁形动物扁形动物如涡虫、绦虫如涡虫、绦虫3、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没有呼吸和循环系统44、线形动物:身、线形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体大多细长,呈线形,不分节,有形,不分节,有中有肛门中有肛门如蛔虫、线虫、血吸虫如蛔虫、线虫、血吸虫雄虫雌虫蛔虫卵是如何进入人体的?环节动物门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身体分节,并具有疣足和刚毛,运动敏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如此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向更高阶段发展。形态结构用肉眼观察蚯蚓的体表,你会发现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靠近前端的几节,颜色较浅,而且光滑,看去像一个粗大的指环,叫做环带。用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地来回抚摸,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刚毛。刚毛跟蚯蚓的运动有关。蚂蟥•蚂蟥又名蛭,是一种吸血环节动物。•生活在水中的蚂蟥种类称水蛭。•前、后端有吸盘,有吸附功能,也可辅助运动。•雌雄同体•吸食人畜及其他动物的血液或并不吸血,而以蚯蚓、田螺和昆虫为主。•蚂蟥被确定为35种活血化瘀中药材之一。沙蚕•雌雄同体•喜栖息于有淡水流入的沿海滩涂、潮间带中区到潮下带的沙泥中•幼虫食浮游生物,成虫以腐植质为食•沙蚕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想一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点•特点: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体表的环纹,体节的出现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够和生理功能的经一步发展。•约有3500种,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代表动物:蚯蚓、蚂蝗、沙蚕环节动物: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中。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口是吸盘,能吸附在动物的皮肤上,破坏皮肤并吸食血液。环节动物:白天生活在海滩的泥沙中,夜间出来觅食。身体也有许多体节。每个体节的两侧长有突起,突起上有刚毛,这种结构称为疣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贝壳能够保护柔软的身体。•约8000余种,分布于海水、淡水、陆地。•代表动物:蜗牛、田螺、河蚌、乌贼、章鱼、文蛤、鱿鱼66、软体动物:体外被覆坚硬贝壳,、软体动物:体外被覆坚硬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保护柔软的身体如乌贼、鲍鱼、章鱼、蜗牛、如乌贼、鲍鱼、章鱼、蜗牛、乌贼、河蚌、各种螺类乌贼、河蚌、各种螺类三、节肢动物•三最: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数的4/5,包括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等。其中在节肢动物里,昆虫纲占其总数的80%。77、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包括昆虫纲、甲壳纲纲、蛛形、蛛形纲纲、多、多足足纲纲节肢动物观察鳌虾•问题:鳌虾身体的头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功能?腹部游泳足步足头胸部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头:摄食和感觉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