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与游戏手拉手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对于幼儿而言,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不是学习,而是让他们逐渐了解周围,学习如何与周围人相处等,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兴趣和习惯。当然幼儿的天性即玩耍,如果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意引导好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天性引导到学习上,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动中学,通过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学到很多数学小知识,实现幼儿创造性的学习,会让其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最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而游戏一定要贯穿于幼儿园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幼儿在玩耍与游戏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将数学游戏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能很好地避免数学活动的枯燥,又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幼儿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游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良好手段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努力地把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将简单重复的练习在游戏中变得生动起来,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1、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幼儿最喜欢游戏,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寓数学知识的学习于游戏之中,使整个过程极富情趣,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如:一年有四个季节,我与幼儿一起讨论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关的事物,让幼儿大胆探索,并搜集我们讨论结果的图片来丰富我们的四季主题墙饰,孩子们开心的拥在墙饰前说说点点,看到本班幼儿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我就开始引导他们进行了点数的巩固练习,利用图片进行排序和分类。在进行“认识数字”活动中我以带领幼儿数字魔法王国参观为线索以引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在魔法宝盒中先找寻隐藏的数字宝宝图开始让每一位幼儿与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做朋友,充分的去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致,并请幼儿大胆自由的说出,同伴之间找寻的结果以及数字宝宝像什么的交流表述,在积极的讨论中对数字的基本外形有了了解。然后以游戏“给数字宝宝找朋友”到“数字宝宝变变变”贯穿整个数学活动,幼儿在数字游戏中很好的掌握了教学要求,获得了相关经验的积累与提升。2、结合幼儿兴趣点设计对应的数学游戏对于学前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好奇,好问,猜测和思考,引导幼儿走进数学的神秘世界。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去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愿望,如何利用有效的环境和恰当的情景,方法去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幼儿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主动解决。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时间短,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难以理解,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比如在组织幼儿学习“区分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时我就积极的创设游戏情景,利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角色口吻和角色行动更好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体验所要学习的内容,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概念。利用“小猫请客”这个活动过程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整个过程中以小猫为大家准备礼物,送礼物贯穿,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分和合”的概念,在具体的演示和幼儿的亲自操作中小班幼儿能初步的理解了“1和许多”的关系了。二、让幼儿主动学数学1、让幼儿在玩中愉快学数学为幼儿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学习、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索,发现,思考和建构。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如在进行“3的口述应用题”教学中,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表达和情景再现的方法选择幼儿的具体形象的情节,引起幼儿头脑中对过去熟悉的生活和情景的回忆,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来理解应用题中所需要的运算方法,它即符合幼儿思维借助具体形象的普遍特点,又能引导幼儿顺利的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活动中我借助班级区域游戏“贝贝超市”让幼儿购买不同的食品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请幼儿先买巧克力,每人买两次,每次不能超过三块,然后请小朋友说说自己买了几块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