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西姆拉会议麦克马洪线;日本侵占山东;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能力方面:(1)通过对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北洋阀政府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中国各民族各阶级、阶层反抗斗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不能完全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历史材料来分析帝国主义侵略边疆的目的,状况及对我国的危害,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历史结论的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边疆活动的总结,使学生学会综合归纳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沙俄、英、日在20世纪初,加紧对我国边疆地区侵略的重点。20世纪初,帝国主义乘中国内部政局的动荡之机,在中国边疆的各地区以策动地方独立、武装侵略等多种方式加紧侵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帝国主义各国在侵华过程中矛盾加剧。日本则逐渐成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结合地图概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蒙古地区、西藏、山东等地的侵略,形成对这一时期侵略的总体认识,培养学生综合时纳能力。2.难点分析:帝国义主制造边疆危机时北洋政府的态度是一个难点。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和疆域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北洋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一方面和外国侵略者相勾结,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另一方面,又迫于人民的压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边防政策,采限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等措施,抵抗外来侵略因此,中国近代边防,尤其是北洋军阀时期的边疆危机的形成及其矛盾的暂时解决,应从当时国际形势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特征多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设计师:列强的侵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索之一。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了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活动。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20世纪初,帝动国主义国家利用中国政局的动荡和加紧对华侵略。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三节的课题)一、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1.沙俄窥测蒙古师:(引导学生参阅课本第165页小字、注解③《中俄布连斯界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中华民国全图,(见图)使学生清楚了解清末民初中国北部边防状况,明确蒙古地区是中国领土的史实)生(按要求阅读、识图)师: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对朝鲜和东北的控制,使沙俄的:南下、东进均遭到极大的挑战,沙俄的侵略方针进行了调整。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沙俄侵略方针是什么?他们(指沙皇政府)暂时放弃了朝鲜了满州的一部分,但是同日本人亲近了,以便可靠地把蒙古和北满并入帝国的版图。……在日本政府的同意下,显然会达到它的目的。由此可见,在东亚也一贯按预先考虑好的计划(这个计划情况而变动,但其重要保持不变)在实行扩张。目的在于直接占领一直到长城的一大片领土,并获得在东亚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