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的心得体会关于“保护学生安全”。我认为,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属于社会公德而不仅仅归于教师职业道德,成年人,不管其社会职业角色是否为教师,只要不是道德低下的人,都会自觉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对于“保护学生安全”的新增内容,我非常赞同,因为教师是除了家长,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批教师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献出了生命,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是教师,也会为了救助孩子奋不顾身。为保护学生安全献出生命是崇高人性光辉的体现,是这些伟大教师自己的选择,但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教师应该为保护学生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平等的。关于“抵制有偿家教”。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个人观点,如果是家长的主动需求,教师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并不影响在校的本职工作,我认为无可厚非。这和为了多赚钱养家,多打几份工一样的道理。但如果是在课堂上不好好教学,利用职务之便,强迫学生到家里补课,并向学生收取费用,则应该严肃查处。关于“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存在的事情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新规范增加此内容,是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单纯搞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极大影响的现实提出的。个人认为,“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根源不在学校、不在家长,更不在教师,在于诸多社会体制问题。考试评价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用人制度和人才考核制度、就业和再就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够完善,一系列制度让大多数人有更多成功成才的机会、更多就业谋生的机会,社会分配差距逐渐缩小,对分数的追求才不会如此如火如荼,社会呼唤“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教师呼唤“不以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分数之重,教师更甚于学生,因为学生承受十第1页共2页几年,而教师要承受几十年。关于“终身学习”: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都意识到需要终身学习,尤其是教师,知识能力与时俱进更加重要。以前我们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我们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成为一条流动的河。教师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通过读书、听课、与同行交流、学历进修的等形式进行专业发展。同时,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有一系列教师培养体系,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都搞得有声有色。作为教师,我们的建议是:教师培训要提高实效性、针对性,不搞花架子,避免形式主义。教育主管部门要规范培训收费和教科研竞赛以及课题研究的收费管理,并完善评价和奖励制度,使评价和奖励更加公平、公正、透明,以降低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本,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