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VIP免费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_第1页
1/3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_第2页
2/3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_第3页
3/3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穆永锁《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台湾作者陈之华的作品,她的两个女儿在芬兰受教数载。此书是她对芬兰教育贴身观察、走访后的全面了解和纵深解读,带给我发自内心的震撼、感动与认同。我们亚洲人喜欢“赢在起跑线上”,学习被认定越早越好。但是,芬兰人却认为有好的基础,房子才能盖得牢靠与长久。一切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启蒙,就在学习的基础阶段,所以急不得。芬兰孩子满7岁才入小学,比大多数国家都来得晚。芬兰的研究与教育单位认为,7岁的孩子在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成熟,所以比较适合开始进入小学。但如果孩子尚未准备好,学校会鼓励父母让孩子多预备一年,以3年时间读完小学前两年,即所谓的“零年级”。或者申请将孩子读幼儿园的时间提早一年,成为两年的学前教育。为什么会有这种延缓、推迟呢?因为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在各方面及早察觉到需要特别协助的孩子,为他们量身定制出适合其发展学习能力的课程,即使多花了一两年时间,但日后整体教育需要再为这些孩子付出的额外辅导与附加资源,就会相对降低。芬兰学校附设“零年级”,无非就是希望能让基础教育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群当中,打下良好的根基,实实在在地去协助、辅导每一个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读了《芬兰教育全球第一》这本书后,其中几个教育理念让我记忆力犹新,同时也深受启发。今天在这儿与大家分享一下。如芬兰的“先见林后见树”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总是那么轻松有兴趣。回顾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对家里的孩子还是对我们班级孩子的教育,总是想把孩子感性的生活上升到理性,总想让孩子的兴趣成为他们的特长。在我们的文化中,孩子出人头地常常被看成是父母老师最大的荣誉,也是父母和老师给予孩子的最大幸福。其实我们的目的性太强,只要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过程可以忽略。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芬兰教育的“先见林再见树”的教育,例如芬兰的游泳课,游泳课上芬兰的孩子是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下,先玩水,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乐逐浪,自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和游泳的快乐,然后才学游泳。这在我们看来,花费那么多时间却什么都没学到,太浪费。我们希望每节课都在反复操练下立竿见影,但如此一来,也许孩子能在几节课内学会游泳,却丢失了学游泳的快乐。而芬兰那种看似不严谨又不要求标准动作,而用体验、鼓舞法的玩乐教学,则让孩子们真心不怕水,以最自然的方式如鱼得水般地畅游。再如芬兰的“人生处处是起跑线”的教育观念让我的内心激动不以。我们常常会听到“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等之类的口号,无数家长也正是在这样的口号的蛊惑下,纷纷将孩子送进名目繁多的课外班学习,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其实“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并非教育的要诀。如果将人生看成一场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不急不躁,不争不抢……对孩子的教育,你或许会有全新的体验。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其实,哪有什么“人生的起跑线”?在人的一生中处处是起跑线。学生们每天都面临新的起跑线,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开始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教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你赶我超,谁也不可能是永远的第一。一时落后了并没有关系,想办法赶上来就是了。你在这方面落后,可以在那方面赶上;你今天落后,可以明天赶上;你小学落后,可以中学赶上;你在学校里落后,可以在社会上赶上……站在今天的起跑线上,你落后了;站在明天的起跑线上,你则可能就是胜利者。由此可见,“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是用静止的、“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误导家长,而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一生。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三岁看老”,真的能三岁看到老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还要什么教育!谁是“三岁看老”的?大思想家孔子?大文豪曹雪芹?革命领袖毛泽东?看看他们的成长经历,谁不是靠后天的社会实践和勤奋学习来获得成长的动力的?可是遗憾的是,在今天,我们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们往往很少能体会到自己孩子在教育上的成功。当我们的孩子是全班第一时,我们会告诉他“你还不是全年级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