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来园活动中,萱萱妈妈带着萱萱来到了教师门口,萱萱拽着妈妈的衣服不肯进来,也不肯听妈妈说执意拽着妈妈的衣服不让妈妈离开,最后老师将萱萱抱过来。赫赫看见这一切来到好朋友萱萱面前说:“萱—萱,你-怎-怎么-了?”说完拉着萱萱的手去区域里面玩。赫赫是一个聪明内秀的男孩子,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我发现孩子有口吃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呢?为此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关于口吃的资料,“一种是生理原因,有人认为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二是心理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发现问题以后我主动与幼儿家长进行了深入的谈话,家长也比较苦恼孩子出现的这个问题,我了解到孩子的家庭并没有人有口吃现象,并且孩子身体也十分健康,没有任何类似问题出现过。排除了可能引起这类问题的生理原因,我判断孩子的口吃现象可能与孩子的性格关系比较大。孩子的性格稍微内向一些同时性子又比较急,由于年龄限制幼儿的口语表达水平不高,导致他在说话的时候由于词汇量有限、语速跟不上等原因再加上着急所以出现类似的问题。了解到这些原因后我主动走近孩子,经常摸摸孩子的头把他抱在怀中与他慢慢交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放松下来,这样我试着去亲近、抚爱他,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与他交谈,让孩子明白有什么话不要着急,要边想边慢慢说。久而久之,孩子从感情上接受了老师,对老师的陌生感也逐渐消失,知道说话时放慢语速说清楚,也愿意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用口头言语表达自己思想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