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测试卷高二化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法制铝工艺的发明使铝在生产生活中得以迅速普及B.合成氨工艺的开发缓解了人类有限耕地资源与庞大粮食需求的矛盾C.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对提高可逆反应的限度具有决定性作用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前景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CHO、Al2O3均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B.H2SO4、HNO3均为强酸,属于强电解质C.蓝宝石、明矾的主要成分都是含有铝元素的氧化物D.AlCl3、Na2O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B.NH3分子的电子式:C.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4.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钠比铝强的是A.钠能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铝不能与冷水反应B.NaOH易溶于水,Al(OH)3难溶于水C.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Al(OH)3,Al(OH)3可以电离出更多OH-D.等物质的量铝比钠失去电子数多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HCO3-+H2OCO32-+H3O+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C.氢氧化铝溶于醋酸溶液:Al(OH)3+3H+=Al3++3H2O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6.在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中,氧化剂是A.CB.HNO3C.CO2D.SO2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卷第1页共8页7.下列通过试剂间两两反应不能鉴别的是A.AlCl3溶液和NaOH溶液B.NaAlO2和HCl溶液C.NaHCO3溶液和HCl溶液D.AgNO3溶液和氨水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g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总数为3NAB.92g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目为3NAC.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9.常温下,下列溶液肯定呈碱性的是A.溶液中含有OH-B.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放出氨气C.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D.滴入甲基橙试液后,溶液呈黄色10.在分子式为CnH2n的烃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A.3nB.3n+1C.2nD.2n+11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容量瓶B.萃取瓶C.锥形瓶D.酸式滴定管12.甲苯、四氯化碳、己烯、碘化钾溶液、亚硫酸钠溶液均为无色液体,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硝酸银溶液B.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氯化铁溶液13.下列各组中的两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乙苯与二甲苯B.乙醇与乙二醇C.乙烯与聚乙烯D.甲烷与新戊烷14.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1.12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得到CO22.24L(标准状况)和1.8g水。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CH3OH和C3H4B.CH4和C3H4OC.CH4和C2H4D.CH4和C3H41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B.C(石墨,s)=C(金刚石,s)ΔH=+1.9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1,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D.2C(s)+O2(g)=2CO(g)ΔH=-221kJ·mol-1,则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116.现有标准状况下氢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使其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质量之比约为A.13B∶.31C∶.124D∶.241∶17.已知反应:2H2O(g)2H2(g)+O2(g)△H=+484kJ·mol-1。某温度下,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卷第2页共8页在4L密闭容器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