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香花,素以芳香而著称。常绿小乔木,高达15米,花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种类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2、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箩杭(箩筐)(杭州)(luó)(háng)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浸香飘十里1.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2.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3.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如有不能忘怀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如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说给大家听。的人和事,说给大家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作者回忆小时候的桂花和帮母亲摇桂花的事情。“桂花雨”是指什么?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想下雨一样。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第二段(第3、6自然段)“我”回忆童年时代“摇桂花”和“收桂花”情景。第三段(第7、8自然段)“我”和母亲都爱家乡金桂。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并思考: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那么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作者想起了什么呢?探究新知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分别画出描述桂花树和分别画出描述桂花树和桂花香气的语句,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桂花香气的语句,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并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感受。思,并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感受。思考:1、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2、用什么方法突出桂花?木兰花“我”为什么喜欢桂花?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②不开花的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浸”是什么意思?作者用“浸”字想要表达桂花的什么特点?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每一天每个月每个季节半年整一年……(时间久远)“浸”字,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桂子花开十里飘香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对比二:享受“摇花乐”和“花雨美”但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你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可是,让我着迷的小桂花,却让母亲很担心,为什么?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