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堂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阮媛南摘要:《思想品德》是小学升初中后的新科目之一,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其内容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实际。教师尤其是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备课不偏离教材、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并恰当地运用各种评价方式,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堂,才能更好得实现三维目标。关键词:备课教学活动评价方式进入初中后,学生会接触到《思想品德》这一新的学科。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这一学科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在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备课不可偏离教材粤教版的七年级《思想品德》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实际,更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内容编排上较混乱,需要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如《我和父母》中“孝亲敬长我本分”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引用社会生活中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颂扬父母恩情的名言、诗词。将这些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从情感上看,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从中华传统美德和法律的角度看,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这些书本知识。二、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育和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应该唱独角戏,而应做设计者、幕后者,为学生搭建表演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堂资源,善于创造、选择资源,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尝试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多种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这些活动形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不过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学,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选准活动形式。每课的教学目的都不同,每课又有不同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活动。如《认识新伙伴》适用游戏;《男生女生》适用辩论;《文明交往》适用小品表演等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其次,课前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活动的准备工作。如选好人、准备好道具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外,教师要很好的运用校内外的课堂资源。如《我和父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一些不恰当的言行可能会深深伤害父母,教师可以请学生父母谈感受,或请身为父母的教师说心情,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三、恰当地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思想品德》教学不能把成绩作为唯一目标,我们应该认识到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1生学习的热情。(一)、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知识板块进行评价。如“探究园”、“实践与评价”中的一些小设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讲。对学生所出的“点子”、所想的“办法”要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独到之处,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二)、认真做好课后评价。每学完一课、一个单元都应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比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小结、谈感想、学生的作业展示等等,以此来肯定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三)、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其他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四、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积极探究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他们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一)、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让学生实现交流。教材上留有大量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如“探究园”、“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等,这些板块设计了不少让学生探究的题目。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板块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思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