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VIP免费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_第1页
1/3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_第2页
2/3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_第3页
3/3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府西街小学任瑞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及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3)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叶子、爬山虎“脚”的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行”,启发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部分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2、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对策(1)重点: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直观感受,突出重点。(2)难点:理解爬山虎“脚”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特点。利用课件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课件动态演示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以及爬山虎“脚”的变化特点,从而突破难点。三、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学生第一次接触爬山虎,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异常活跃,肯动脑筋,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且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滞后于直观感受。本课教学内容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深入、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首先,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的命名会倍感兴趣,有助于诱发观察的欲望;其次,在表达方式上,本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再者,课文在描写上细致入微,有助于学生阅读和观察。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1、虽然爬山虎到处可见,但学生尚未留心,更谈不上深入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动手采摘实物并带到课堂,这样,就可以亲眼目睹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像树枝,细得像头发丝,每一根的头上有一个小圆片,长的位置是在叶柄的反面,教师采用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反面”一词,了解到爬山虎“脚”的位置,进而观察到爬山虎“脚”的颜色,枯萎后“脚”的形状,以及爬山虎的嫩叶等等,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与其生长规律有密切联系。有必要采取课件演示,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到爬山虎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4、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5、让学生动手协作粘贴,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五、教学媒体设计1、爬山虎虽然是一种藤本植物,但学生由于缺少观察并不了解,有必要通过实物,让学生对此有更多的感性认识。2、利用课件讲读第四自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清楚地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3、由于作者深入、细致地观察,描绘了“一墙美丽的爬山虎”,但对爬山虎的生长过程的认识,还需要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真切地看到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爬上墙的。4、课件定格特写配合实物观察,让学生对爬山虎“脚”的变化有一个整体和对比感受。5、通过课件展示家乡美丽的爬山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六、教学过程设计(一)以疑激趣,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3、教师归纳(板书:样子、怎么爬、变化)4、老师提出有关写法的问题,课件出示: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再讲了(),最后讲了()。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回答了这些问题。(二)探究问题,深入学习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余思考: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2、观察实物(学生自由发言)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3、观察实物并讨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4、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爬山虎的茎、叶、脚,加以小结。5、复述第三自然段。6、提问启发: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柔弱)如此细小柔弱的脚能爬上墙吗?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读第四自然段,并在描写爬山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