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运用比较法探究词中用词之妙长沙市实验中学王湘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独立”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可否换为“站立”“直立”?说一说说一说2,“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和卓尔不群的气势。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看”字总领到哪里?①层林尽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突出树色之浓,颜色层次之分明。③鹰击长空试比较“鹰击长空”与“鹰飞长空”的区别?“击”写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豪迈之情。“飞”则体现不出这种气势。“翔”本用在鸟类,在这里写出了鱼的自由轻快。“游”字则平淡无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试比较“鱼翔浅底”与“鱼游浅底”的区别?④鱼翔浅底试比较“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万类霜天都自由”的区别?“竞”写出了万物奋发自强,蓬勃发展的生机;“都”显示了一种状态,体现不出竞争性。提示: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