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教师:杨金丽师:这节课我们也欣赏一处名景,哪儿呢?齐读课题。生:桂林山水师:有同学去过桂林吗?师: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桂林山水很美!师:怎一个美字了得!那咱们就美美地读读课题。生:桂林山水生全体:读文师:许多同学读了很多遍了,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先说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生:第一自然段写了我们来观赏桂林山水。师:作者游览前的印象。来,齐读。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知道什么意思吗?生:山水非常美丽,是天下第一的景色。师:知道哪个字是第一的意思吗?生:甲师:既然是天下第一,那么我们应怎样读?齐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好,继续。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生:漓江的水师:简单明了、快捷。第三自然段呢?生:桂林的山师: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水和山。板书:水山师:好,继续,第四自然段呢?生:第四自然段写了作者游了桂林山水后的感受。师:他的感受就是——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这么一读下来,你很快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按照——生:总分总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板书:总分总师:同学们,现在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划出描写桂林水和山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特点的?师:好,谁来读读描写水的句子?生:漓江的水真静啊,师:很好,积极地举手,有哪一个同学找到水的特点了吗?生:静清绿师板书:静清绿师:当作者荡漾在漓江上,看到漓江的水如此的静,不禁赞叹道——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师:当作者看到漓江的水如此的清,不禁赞叹道——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师:当作者放眼望去,看到漓江的水如此的绿,不禁赞叹道——生: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这是排比句,用这样的句式可以更加突出漓江水的特点。师:好,咱们继续找找描写山特点的,找到了吗?谁读给大家听?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师:不错,能不能很快地说出桂林的山的特点?生:奇秀险师:桂林的山的特点是:奇秀险(板书)师:请看投影“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像、像。”你能不能应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生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宝塔、像象鼻、像老鹰。生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柱子、像……师: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师:同学们,当作者荡漾在漓江上,看到这么奇的山,他不禁赞叹道: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当作者看到桂林的山如此的秀,他不禁赞叹道:生: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师:当作者看到桂林的山如此的险,他不禁惊叹道:生: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师:你读得真是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啊!同学们,这么美的句子,再读试试看。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这美丽的画卷,当你看到这美丽的画卷,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吗?想到了就举手说。生:青山绿水生:山清水秀生:色彩明丽生:奇峰罗列生:如诗如画生:峰峦雄伟生:云雾迷茫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积累的词语实在是不少啊,这就是美丽的桂林山水。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下课。